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含静

含静的《素书》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1 13: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含静 于 2019-5-11 13:12 编辑

《素书》求人之


一、默写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二、字词解释

1
“耆”是“嗜”的本字。耆,金文 =老(老,老人)+甘(甘,享受美食),造字本义:名词,保持一生的口味。“耆”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 再加“口”,另造“嗜”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嗜,嗜欲,喜之也。从口,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嗜,食欲,终生喜好的口味。字形采用“口”作边旁,“耆”作声旁。

2、欲
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座山岭之间高深空阔的沟壑。欲,金文 =谷(谷,高深空阔的沟壑)+ 欠(欠,叹气、不满),表示永不满足的贪求。有的金文 欲 “人”代“欠”。有的金文=谷(谷,沟壑)+心(心),“谷心”即“难以填满之心”,强调“欲”的“心念”含义。造字本义:名词,永不满足的心念。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俗体楷书也写作“慾”。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欲,貪欲也。从欠,谷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欲,贪欲也。字形采用“欠”作边旁,“谷”作声旁。   

3、累
“畾”是“纍”的本字。畾,甲金篆隶字形资料暂缺,楷书 =田(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田(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田(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表示一堆线团。当“畾”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糸”(丝线)另造“纍”代替,强调将丝线缠绕成团。造字本义:动词,将加工好的丝线缠绕成线团,将线团堆放在一起,以备纺织使用。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简体隶书累“畾”简化成“田”。古籍多以“纍”代替“畾”。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纍,綴得理也。一曰大索也。从糸,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累,将丝线连缀得有条理。另一种说法认为,“累”是粗绳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畾”作声旁。

4、恶
惡,篆文 =(亞,位居第二的)+心(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惡,過也。从心,亞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恶,罪过。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亚”作声旁。

5、禳
[ráng祭名,指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

6、贬
貶,篆文=贝(貝,货币)+乏(乏,缺少),造字本义:动词,减损,使之缺少经济价值。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貶,損也。从貝,从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贬,减损价值。字形采用“贝、乏”会义。

7、阙
què时是姓氏,不做姓氏时,代表宫阙,城阙的意思。读jué时有去除,挖掘,毁伤的意思。
<动> 去除 [remove] 。
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周礼
挖掘 [dig] 。
若阙地及泉。——《左传》
毁伤 [damage]。如:阙翦(削弱,毁坏)。
另见quē;què 。
 quē
<名>缺点;错误 [fault;slip;error] 。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先是雷震景德门,公(袁可立)上疏陈阙政――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又如:阙败(因失误而把事情搞糟);阙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阙失(失误;错误)。
豁口,空缺 [gap] 。
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列子·汤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
又如:阙陷(凹陷)。
也指职位或官位的空缺。即缺额 [vacancy]。如:阙车(古代兵车的一种。用以补缺的战车,如现在所谓的机动预备部队);阙簿(缺额登记册)。
阙(què)姓
主要渊源
汉族:
阙姓据考证始祖为弁公,生于周灵王时,为夏朝大夫关龙逢后裔,因逃难避居山东曲阜阙里,乃以地名为氏,后繁衍于下邳,遂以此为郡望,再往中国南方各处拓展居住。
少数民族:
鲜卑“阙机氏”、“阙居氏”等官,其后裔入中国后,以阙为姓。
突厥人阙特勤,东突厥贵族,其后裔入唐后汉化,以阙为姓。
补充:
通假字,傕(jué)(què),通“阙”,姓也 ——《康熙字典
详见阙姓

8、嫌
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同时拥有。嫌,篆文 =女(女)+兼(兼,同时拥有),造字本义:动词,妻妾成群的男子对妻妾不满、挑剔。在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的封建时代,男子在两性关系上处于优越的支配地位。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女” 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嫌,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从女,兼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嫌,内心不平静。另一种说法认为,“嫌”是“猜疑”的意思。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兼”作声旁。

9、切
  “七”是“切”的本字。七,甲骨文 是指事字,用一横 、一纵 1表示切分物体。当“七”的“切分”本义消失后,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十”写成“七”形,并再加“刀”另造“切”代替,强调用刀分割。造字本义:动词,用刀分割物体。篆文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切将篆文字形中的“七”写成“十”,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刀。俗体楷书切承续篆文字形,将篆文字形中的“七”七写成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切,刌也。从刀,七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切,切断。字形采用“刀”作边旁,采用“七”作声旁。

10、行
行(háng),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金文行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行将十字路口形状的金文行误写成正反两个“双人旁”,失去路口形象。隶书行一定程度上恢复金文字形。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看,“行”的左右两边“彳”、“亍”,应该被称作“左行旁”、“右行旁”,而不是“双人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屬皆从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行,人们在路上行走或小跑。字形采用“彳、亍”会义。所有与行相关的字,都采用“行”作边旁。

11、言
言,甲骨文言是指事字,字形在舌的舌尖位置加一短横指事符号一,表示舌头发出的动作。简体甲骨文言省去短横指事符号。造字本义:动词,鼓舌说话。金文言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言承续甲骨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5072\wps1.png聲。凡言之屬皆从言。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言,直说叫“言”,论争辩驳叫“语”。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5072\wps2.png”作声旁。所有与言相差的字,都采用“言”作边旁。

12、修
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修(攸,即“悠”,小心)+二(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由于“脩”字与“修”字的读音相同、且字形相近,古籍常将“修”字与“脩”字相互假借。《汉字简化方案》用“修”字合并代替“脩”字。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修,飾也。从彡,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修,装饰美化。字形采用“彡”作边旁,采用“攸”作声旁。

13、守
守,金文=(宀,房屋)+(寸,手持器械),造字本义:动词,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守,守官也。从宀,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守,官吏的操行、节操。字形采用“宀、寸”会义。宀,表示官府的事。寸,表示法度。

14、穷
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弓身屈体。窮,金文窮=(穴,洞)+(躬,弓身屈体),表示人在穴中,无法站直。造字本义:形容词,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篆文窮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穷“力”代替正体楷书的“躬”,表示无能为力。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窮,極也。从穴,躳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穷,洞穴不可行进的终极处。字形采用“穴”作边旁,采用“躳”作声旁。

15、直
直,甲骨文表示目光向正前方看。造字本义:动词,正视,面对而不回避。金文表示去曲求正。有的金文在“直”的字形上加“木”,表示木匠眯眼看木料,以便消除凸曲部分。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直” 的“正视前方”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值”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直,正見也。从∟,从十,从目。古文直。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直,正视。字形采用“∟、十、目”会义。

16、颠
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蹎”的省略,表示仆倒。顛,古鈢顛=(真,“蹎”的省略)+(頁,头部),表示头部仆地。造字本义:动词,跌倒,以头着地。篆文字形与古鈢字形相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顛,頂也。从頁,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颠,头顶。字形采用“页”作边旁,采用“真”作声旁。   

17、恕
恕,籀文(女)+(心,态度),造字本义:动词,女性心存慈爱,态度宽容。篆文=(如,女子顺从)+(心,态度),强调女性柔顺、大度,宽谅他人所犯的严重错误或对自己的冒犯。。“恕”、“怒”在金文中通用,在篆文中分化:女子宽谅他人的冒犯为“恕”,奴妾反抗主人的无情役使为“怒”。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恕,仁也。从心,如聲。古文恕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恕,仁慈。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如”作声旁。

18、笃
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竹具、竹笼。篤,金文=(竹,竹笼)+(馬,代马嘴),表示给马嘴套上透气的竹笼,使马不能嚼食路边的野草,以此降低草料对马的诱惑,提高马匹的警觉与专注,以便更好地为主人服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给马嘴套上竹笼。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篤,馬行頓遟。从馬,竹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笃,马走得迟缓。字形采用“马”作边旁,采用“竹”作声旁。

19、接
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妻子之外另娶的女人。接,篆文=(手,招纳)+(妾),表示纳妾。造字本义:动词,娶妻之后纳妾。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接,交也。从手,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接,手握手牵拉对方。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妾”作声旁。

20、济
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动作一致,节奏相同。濟,金文=(水,渡河)+(齊,相等,统一),表示动作统一划水渡河。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齊”简化为“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濟,水。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泜。从水,齊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济,河川名。源于常山郡房子县的赞皇山,向东流入泜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齐”作声旁。  

21、殚
殚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dān,形声。从歹,从单,单亦声。“歹”指“割肉裂骨”,“单”意为“大力”。“歹”与“单”联合起来表示“用力到极致”。本义:(气力)用尽、竭尽。

22、谗
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兔”重叠,表示像兔子一样嘴巴动个不停,不断说话。讒,篆文=(言,商议)+(毚,嘴动不停,话语不断),造字本义:动词,不断地用甜言蜜语讨好献媚。“谗”是用甜言蜜语献媚当权者;“谄”是是恶语诅咒,毁谤陷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讒,譖也。从言,毚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谗,说别人的坏话。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毚”作声旁。

23、乱
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整理纺织机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亂,金文=(手工整理织机上混杂无序的丝线)+(乙,织机上的丝线),表示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籀文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中下结构。造字本义:形容词,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亂,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5072\wps3.png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乱,理清杂丝。字形采用“乙”作边旁,“乙”表示理清纷杂的丝绪。字形也采用“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5072\wps4.png”作边旁。

24、惑
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或,不确定)+(心),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疑”*  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惑,亂也。从心,或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惑,内心迷乱。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或”作声旁。

25、揆
揆是一个汉字,读作kuí,本意是指测量方位;也指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该文字在《说文》和《尚书序》等文献均有记载。

26、度
“庶”的上半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石块。度,篆文=(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5072\wps5.png,石块,疑为篆文对甲骨文、金文“庶”的上部字形“石”的误写——参见“庶”)+(又,抓持、测量),表示建筑施工时设计师或石匠测量、评估石料。造字本义:动词,测量、评估石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度,法制也。从又,庶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度,法制依据。字形采用“又”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四点底”的“庶”作声旁。

27、卒
卒,甲骨文字形=(衣,服装)+(爻,交错捆绑),在衣服上交错捆绑,也就是用绳索在裹尸布上交错捆绑,表示远古抛葬仪式前敛尸者给死者整理并固定衣着。造字本义:动词,死亡后敛尸备葬。金文将交错捆绑的绳索简化成一撇指事符号。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卒,隸人給事者衣爲卒。卒,衣有題識者。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卒,隶役听差者穿的衣服上写着“卒”字。卒,是隶役衣服上标记其听差身份的符号。

28、结
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喜庆。结,篆文=(糸,红绸带)+(吉,喜庆),表示喜庆的绸带。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婚庆仪式上,新郎用一根红绸带拉着新娘入洞房,红绸带中间穿成死疙瘩,象征彼此姻缘已牢固联接,不可分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結,締也。从糸,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结,丝线绞织在一起不可分解。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吉”作声旁。

29、括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刮”字的省略,表示干净、彻底地收拾。括,篆文=(手,抱)+“刮”的省略,干净、彻底地收拾),造字本义:动词,完全、彻底地抱在手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括,絜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括,捆扎。

30
束,甲骨文像在木棍上系扎包囊。是“束”的“行囊”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口”(包)另造“橐”代替,表示用来装行李杂物的包。造字本义:名词,古代装行李的布包、布袋。隶书加“衣”写成“囊 ”,突出行包的布质特征。

31、橛
jué,是指树或庄稼的残茎。

32、梗
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敲钟。梗,篆文=(木)+(更,敲钟),造字本义:名词,敲钟的棒椎。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梗,山枌榆。有朿,莢可爲蕪夷者。从木,更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梗,山榆树。有刺,榆树长的荚果可作芜夷。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更”作声旁。

33、孜
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幼儿。孜,篆文=(子,幼儿)+(攴,执械体罚),表示体罚学子。造字本义:动词,体罚、教训,督促孩子勤学苦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孜,汲汲也。从攴,子聲。《周書》曰:“孜孜無怠。”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孜,勤勉不怠。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子”作声旁。《周书》上说:“孜孜不怠。”

34、淑
淑是一个汉字,读音为shū,形声。从水,从叔,叔亦声。“叔”意为“捡拾豆子”。“水”与“叔”联合起来表示“在清水中捡拾豆子”。

35、终
终,读音zhōng。是形声字,从糸冬声,本义是终结、结束,《说文》“终, 丝也”,意思是将丝线扎紧,象征结束。引申为极限、停止、尽头等,《广雅“终,极也;终,穷也”。
再引申出终究、终身、永久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
说文解字:此字的右边是“冬”字,冬乃四季之尽头,故引伸为“尽头”之意, 而“冬”字的下面两点表示“冰”,上面部份则表示织线用完时的样子,和左边的糸字部相呼应,来表示完结之意。

三、翻译

弃绝个人偏好口味的偏见,实事求是,可以除累,避免事情成堆无所适从。抑制对抗的,减少错误的次要的,可以获得祭祷保佑解除过患。少把钱财花在酒上,削减色情活动,可以保持纯素,让正确的事情保持高品质。
要时刻省察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对大局的判断,有什么地方是不合情理的。如果有,就要赶紧的避嫌远疑,使自己的心智,和万物情理相契合。如此,才会不误。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提出各种问题,把万物了然于胸,尽收眼底,这样的话,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让心智和事物相契合,这样才能做出最合理的判断。多做少说,这样可以修养身心、陶冶性情。
自重、节俭、谦逊、自律,这样可以守身不辱;深谋远虑,这样可以不至于困危;亲近仁义之士,结交正直之人,这样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帮助。
以德正人,以德蓄人,才能让人心悦诚服的来归附,并一起建功立业。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领;抑制邪恶,斥退谗佞之徒,这样可以防止动乱。
推求往古,验证当今,这样可以不受迷惑;先测量现实,后制定应对之策,再制度化,这样可以应付仓卒事变;采用灵活手法,施展权变之术,这样可以解开纠结。
心中有数,闭口不言,凡事能顺从时机,这样可以远怨无咎;坚定不移,正直刚强,这样才能建功立业;勤勉惕励;心地善良,这样才能善始善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8 13: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素书》求人之志章

一、概括要点

        本章讲的是君子六守:守神、守智、守谋、守任、守应、守功。若要以成为贤人君子为志,其要在于六守。从内到外扩展开来,守神为根本,心正为基础,再一一延伸到外在的智谋任应功的坚守,才能成为贤人君子。

二、书写心得、故事

    不放弃,就得硬着头皮往前冲。冲的过程中,会觉得累。“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弃绝个人偏好口味的偏见,实事求是,可以除累,避免事情成堆无所适从。”。希望自己减少内心焦虑,避免心累;合理安排时间与事情,做到除累。前两周说到的“忠、勇”不足,在你一旦踏出步子开始之后,反倒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只管做好事情就行了。
       结合上述要点看来,我还仅处于对自己的内部追求上,根基还不稳,所以时常徬徨焦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含静 于 2019-5-24 16:25 编辑

《素书》本德宗道章


一、默写

夫志心笃行之术。
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
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
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多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二、字词解释

1

2、笃
3、行
4、术
5、长
6、莫
7、博
8、谋
9、安
10、忍
11、辱
12、先
13、修
14、德
15、乐
16、善
17、神
18、诚
19、明
20、体
21、物
22、吉
23、苦
24、愿
25、悲
26、精
27、散
散,汉字,意思是单个;解雇;分开,由聚集而分离;中医称药末;排遣等。
28、病
29、常
30、短
31、幽
32、鄙
33、恃
34、任

三、翻译

以成为贤人君子、以立功立事为志,笃行贤人君子之道以实现自己的志向,要本德宗道,才能没身不殆。
长久莫不依赖于谋万世和全局;安定安身莫不依赖于辛勤劳作;要走在别人前头,莫不依赖于修养德性走正道;乐莫不依赖于与万物和谐相处;如得神助,莫不依赖于诚心实意;一通百通,莫不依赖于体物洞察;做事情有好结果莫不依赖于集中力量不贪多。
(本德宗道,就会长治久安如有神助万事大吉,感觉“本德宗道”皆系以大局出发,勤劳道正诚实心明知足。)
苦莫不因为欲望太多;意外之痛莫不因为天真魂灵分离;健康不佳莫不因为妄作妄为;短视短见莫不因为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幽暗无明莫不因为贪一己之私;孤寡无助莫不因为恃己之幽;恐惧担忧莫不因为任用了自己都无知迷惑的人;失败莫不因为太过自私利己。
(不本德宗道,就会遭致失败,感觉“不本德宗道”皆系以出发,太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 14: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素书》本德宗道章


一、概括要点
本章从正反两方面来讲解“本德宗道”,以德为根,以道为宗,根正方向正确,才会遂其成功。天下为公,多私必败。



二、书写心得、故事
对照经典,有时在想,其实经典所讲述的道理都是朴实朴素原始的,写到这个“朴素”,可能本经典之所以取名“素书”吧。朴素原始的状态,无非是“万物不知其所由”“万物各得其所欲”,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人,为什么后来有了那么多愿望欲望?是人的智力开化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人本无病、正常。想起老师说的现在的人有80-90%都有病,当时惊愕不理解,现在想想确实如此,私心太重,就多愿多欲,“苦莫苦于多愿”,能不生病吗?能正常吗?写这些,其实也是在告诫自已,做好自己,不要以已出发,觉得世界不公平,“安莫安于忍辱”,太多的愁闷都是因为不能消化接纳他人的言行。难道别人怎样,你就不生活了吗?当然,生活还是需要智慧,朴素不是懵懂无知,“长莫长于博谋”嘛,所以,需要学习经典来照亮内心及前行的道路。


三、月总结
这一个月,刚好工作有调整,会觉得很累,但有老师强调的“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是啊,禁绝口味偏好及贪欲,就不会累了。脚踏实地的一件件做好自己的事情,合理安排时间,就不会焦燥不安,(当然,这点自己还做得不够,需要继续努力)。“避嫌远疑,所以不误”,“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当你周围的环境、人事有所变动时,我们时时自省自查,不让自己处于“嫌疑”的风暴眼中;然后,坚持正道,锚天地不锚人,更不锚人言,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终究会有好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09: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含静 于 2019-6-15 20:05 编辑

《素书》遵义章第五

一、默写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谬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怨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二、字词解释
1
2、示
3、暗
4

5、返
6、


7、言
8、祸
9、
10、令

11、乖
乖古时本义指背离、违背、不和谐,如“乖气致戾,和气致祥”。现代汉语中常用于褒义,表示顺从、听话等意。某些地方作为昵称,是对家中幼儿、爱人间等的称呼。

12、废
13、谬
14、毁
毁,破坏损害,另外可指诽谤,说别人的坏话。
15、怒
16、威
17、犯

18、辱

19、殃

20、戮

21、危

22、慢

23、

敬(拼音:jì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 [1]  ,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敬”的本意有不同的说法,西周金文中敬字多用为严肃、肃敬之义,恭敬之义始见于春秋金文。《诗经》雅、颂部分多用为严肃、恭敬之义。后来“敬”也指有礼貌地进献、虔诚地供奉、敬意等。

24、凶

25、孤
26、谗
27、亡
28、昏

29、谒


谒,一般常用的意思是拜见。另指说明,陈述,告发。还指名帖。

30、公
31、行
32、乱
33、浮
34、侵
35、耗
耗hào

【释义】①减损;消耗:耗资,消耗。②<方言>消磨;拖延:耗时间|耗功夫。③坏的音信或消息:噩耗|死耗|凶耗。
36、损
37、异

38、沦
39、疏

疏是会意字,在篆文中由&#13356;(tū)和(shū)组成,疋也表声。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引申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距离大就是不细密于是引申为粗疏。疏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40、沮
41、殆
42、畜
43、凋
凋,有“衰败,衰落”之意。


44、昧
45、任
46、浊
47、牧
48、绳
49、酷
50、安
51、残
三、翻译
       把自己的光亮聪明才智拿出来展示给人看为暗,示下为私,照下为公; 有过错而不自知者,如同蒙蔽了双眼;迷失方向而不回家者,心中迷乱;以己出发的言论受到抱怨,必然遭致灾祸;上级向下级授予的命令与本心相违背,如战火摧毁房屋而废;朝令夕改必然导致毁灭;发怒而无威信者,必然会遭致逾节犯上;喜欢侮辱人者,必然遭殃;否定及侮辱所任用的人,必然上下皆失其位,危险;怠慢应当尊敬的人,必然为自己留下陷阱;表面相合而本心背离,犹如孤儿;亲近奸谗小人,疏远忠贞之臣,公道必亡;亲近任用不贤的家属疏远贤能之士,犹如太阳西沉的傍晚;女人干政,营私废公,则会像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以私志设官,必然会浮于公道;欺凌下属取胜者,实为武力劫财;名号与实际能力不相匹配(德不配位),白白消耗资源。
       宽己严人,是不可能治人治事的;厚己薄人,贤人君子则会弃他而去;以私法替代公法,以功抵过,必然会造成德威上的双重损失;臣民有了外心异心,必然沦亡;对贤能之士,接纳而不任用,必然疏远;对立功之人行赏吝啬,必然使人沮丧失望;许诺多给与少,必遭抱怨;表面欣赏而拒绝任用,必遭背离;给的少又想干活多,必然无功可报;人主吝啬寡恩,贵而忘贱,无异于是自毁根基;对旧怨如牢记不忘,对立的新功又不赏不彰,这样必致众叛亲离,自挖陷阱;不知人善任者,必生危殆;错用强用人,万物皆不得其宜,必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及耽误和损害;因官设任,为人而择官,则会像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丢掉强项,必然衰弱;如果由不仁义之人来做决策,如身处危险境地;机密泄漏于外,定有败亡之患;过度积累成果而少施与人,必然衰败。
       为国效力的将士待遇不高,而对游说之士尽与富厚,必然衰败;大凡以私下赠送财物,行于公事的,必有不明不白、不公不正的欺心昧理之处;善恶不分,不乐人之善,而好记人之过,必然是一个残暴的人。所任用的人没有能力,有能力的人不可任用,必然任疑致危,混浊不清。以德牧人,则天下归心,万民拥戴。昏主无德,以刑绳人,则贤士远避,万民唾弃。小功不奖赏,则大功不可立。不能赦免无心之过,无心之失,则必然产生大的怨恨。舍公道公法,行私道私法,赏不服人,罚不甘心,必然导致分裂叛乱。无功得赏,无罪受罚,暴虐残酷,必然会造成天下大争大乱。喜欢听谗言,而仇恨忠贞之臣的谏言,必然导致灭亡。能得到应得的,则能内心踏实过日子;贪图他人所得到的,凶狠无情,不惜杀伤、杀死对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2 17: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含静 于 2019-6-22 17:21 编辑

《素书》遵义章第五


一、概括要点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遵义,崇敬地奉天命天意而行,按真理规矩而行,以达成功立事成。

二、书写心得、故事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想到孩子的教育,我平时总是吝于表扬孩子,怕她骄傲,觉得也没什么可表扬的。其实呢,有成绩还是应当适时表扬的,对吧,不然,怎么激励她取得更大的进步呢?
       学习这一章,没有用心用时,似乎没有心得可写,但也时时挂记着这个作业,就是静不下心来体会,说工作忙,好像还没说出来就变成了籍口。真地会好担心跟不上大家的节奏,想要放弃,但是内心有个声音是不允许自己这样的。于是,继续报名了《鬼谷子》跟着拖行,看自己什么时候能走上正道,轻装上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6: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素书》安礼章第

一、默写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
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
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辱。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毙。根枯枝朽,人困国残。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失者慎将失,恶其迹者须避之。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
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
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
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二、字词解释
怨,造字本义:动词,对苛刻要求表示不满。
过,造字本义:动词,在时光流逝中走向死亡,身化枯骨,生命不再。
患,造字本义:动词,生病卧床,居家疗养,亲人忧虑。
预,造字本义:动词,情况发生前在大脑里模拟、构想。
谋,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
善,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
恶,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
贱,造字本义:动词,毁坏贝壳,使其失去货币价值。
堕, <动>(形声。从土,隋声。甲骨文字形,右边是“阜”(象陡坡),左边是倒过来的“人”。会意。表示人从陡坡上掉下。本义:毁坏)
安,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得,造字本义:动词,捡到贝壳,喜获财富。
危,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
事,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旌节,代表国家,出使和谈,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和平文件。
富,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宽裕,有余粮酿酒。
贫,造字本义:动词,分割家产。
操,造字本义:动词,集体喊着口令训练或演习。
疑,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
罪,造字本义:动词,古代酷刑,割去罪犯鼻子。
侮,造字本义:动词,欺辱妇女,以暴力做违背妇女意愿的事。
亲,造字本义:动词,探视狱中受监的家人。
近,造字本义:动词,行军的部队徒步涉水,以为捷径。
重,造字本义:动词,肩扛背驮的沉甸甸的行囊。
远,造字本义:动词,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
轻,造字本义:形容词,战车负重少、运转自如
信,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
枉,造字本义:形容词,树枝弯曲,病态生长。
正,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
曲,造字本义:动词,揉折竹子。
直,造字本义:动词,正视,面对而不回避。
危,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
贤,造字本义:名词,具备出众的管理、执行才能的大臣。
乱,造字本义:形容词,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
政,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并用暴力统治。
深,造字本义:动词,伸手或用工具探测潭底。
贤,造字本义:名词,具备出众的管理、执行才能的大臣。
急,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感到被追逼,感到紧张焦虑。
乐,造字本义:动词,和着演奏歌唱。
养,造字本义:动词,放牧羊群。古代称放牛为”,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
厚,造字本义:名词,在巨大岩体里开凿的帝王陵寝,即“崖墓”,墓内设计模仿帝王生前的阳间世界,有大量陪葬品,此即古代所谓的“厚葬”。
霸,本义:暴雨。
避,造字本义:动词,为躲刑戳或战乱而逃离是非之地。
亡,造字本义:动词,战败的士兵手举盾甲逃命。
地,造字本义:名词,从抛葬到土葬过渡的远古时代的简单墓穴。
薄,造字本义:名词,漫延生长的草丛。
物,造字本义:动词,杀牛。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以用“牛”指代“物”,用“牛”指代一切。杀牛为“物”*  ,解牛为*  。
浅,造字本义:形容词,水位低,河心礁石嶙嶙耸立。
游,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
秃,造字本义:形容词,庄稼茎稍光裸不结穗。
栖,栖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有qī、xī两种,有停留、居住、寄托、隐居等意思。
居,造字本义:动词,妇女生育坐月子,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
崩,造字本义:动词,山体连锁塌滑。
泽,造字本义:动词,择地截流,蓄水灌溉。
溢,造字本义:动词,水从器皿满出来。
盲,造字本义:动词,失明,失去视力。
辱,造字本义:动词,持锄下地,艰辛劳作。
倒,造字本义:动词,回到家中躺卧休息。
颠,造字本义:动词,跌倒,以头着地。
坏,造字本义:名词,不宜用作建筑材料的未烧煅的泥坯砖瓦。
辅,造字本义:名词,古代马车座位旁边的护栏。
倾,造字本义:名词,仰起脖子接匙中食物。
寒,造字本义:动词,在结冰的冷天夜晚,睡觉时用草褥保暖。古人认为”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心,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
怨,造字本义:动词,对苛刻要求表示不满。
伤,造字本义:动词,身体中箭受创。
国,造字本义:名词,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有独立军政体系的主权社会。
隳,隳是一个汉字,读音是huī,是指毁坏城墙或山头;又如:隳堕(毁坏;动摇);怠惰。通“惰” 。汉·贾谊过秦论》和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均有记载。
衰,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
毙,动词,形声。繁体从死,从敝,敝亦声。“敝”意为“向下歪斜”。“敝”与“死”联合起来表示“歪斜着身体倒了下去,接着断了气儿”。
残,造字本义:动词,为争夺利益,武力相向,凶狠无情,不惜杀伤、杀死对方。
覆,造字本义:动词,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
倾,造字本义:名词,仰起脖子接匙中食物。
灭,造字本义:动词,战乱或洪灾、火灾摧毁全村或举家生命。
慎,造字本义:动词,贞人贞卜,小心翼翼,深思谨言。
迹,造字本义:名词,行走时戳印在地上的脚印。
畏,造字本义:动词,巫师头戴鬼面具,手执魔杖,表演逐鬼驱邪的舞蹈。
存,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
道,造字本义:动词,向导、带路,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
吉,造字本义:名词,举办国家喜庆大典、帝王祭享先祖先帝的都城国庙。
凶,造字本义:名词,致命的陷阱。
福,造字本义:动词,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
祸,造字本义:动词,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
攻,造字本义:动词,用梯械、武器夺寨拔城。
神,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圣,造字本义:名词,神奇完美的土地神。
钟,造字本义:名词,古人贵族或官宦人家由小盲奴侍击的金属报时器,以杵撞击时发出有穿透力的宏亮的“咚咚”声。
务,造字本义:动词,战场上持械竭力搏杀。
策,造字本义:名词,用来刺激、驱赶马匹的竹鞭。
虑,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
忧,造字本义:动词,多思多虑,放心不下。
志,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得,造字本义:动词,捡到贝壳,喜获财富。
仁,造字本义:动词,尊重人道,相信人性相通,视人若已,同情包容,尤指强势者对弱势者的厚道。
党,造字本义:动词,不光明,作弊。
爱,造字本义:动词,用心疼惜呵护,喃喃倾诉柔情,为之奔波辛劳。
求,造字本义:动词,追逮动物。
妒,造字本义:动词,妇女对同一家室里吸引丈夫的其他妻妾产生嫉恨,同时对自己的处境担忧焦虑。
智,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8194;*&#8194;;称醒来感知清晰为“觉”* ;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 ;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禅”*&#8194;
谋,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
贵,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
害,造字本义:动词,古人为了消灭口供或证词,抓捕并割去当事人舌头。
利,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
忌,造字本义:动词,想法受约束,不能随心所欲。
声,造字本义: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
应,造字本义:名词,大雁在迁徙时有一种息息相通的共鸣,自觉地彼此配合,彼此影响,以“人”字阵形整齐飞行。光影的折射为“映”*  ,强调客观性;对某一事物的反响为“应”,强调主观性。
气,造字本义:名词,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
感,造字本义:动词,心完全被触动。
类,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
依,造字本义:动词,偎在对方胸口,表示心连心,不愿离开。
亲,造字本义:动词,探视狱中受监的家人。
难,造字本义:动词,酷刑,捆绑受刑者,让猛禽啄食而死。
济,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
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
艺,造字本义:动词,种植庄稼草木,培土锄草。对早期的农业社会来说,种植是一项事关生存的极其重要的技能,因此”也代表“技”。
规,造字本义:动词,制约世人私心偏见的制度、章程。古人称圆之标准为”,称方之标准为“矩”。 
巧,造字本义:名词,高度智慧所创造的劳动、通讯工具。
胜,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
数,造字本义:动词,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
得,造字本义:动词,捡到贝壳,喜获财富。远行拾获海贝为”;远行深山采集有所收获为“遂”。
理,造字本义:动词,在作坊将山上挖来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有形有款     
违,造字本义:动词,禁止入关,劝告远离。
释,释是形声字,釆(biàn)为形,墿(yì)为声。釆表示辨别、区别。释的本意是分离、分解,特指详细地说明情况、解释。可用作动词或名词。用作动词时多用于“解说;消除;放开”的意思;用作名词时泛指佛教。
教,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
逆,造字本义:动词,一来一去,方向交错而行。
正,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
化,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消”*  ;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化”。            
顺,造字本义:形容词,心情舒畅,没有郁结。
从,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在路上相随而行。古籍多以”代替“从”。《现代汉语简化方案》用“从”合并代替“從”。   
行,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看,”的左右两边“彳”、“亍”,应该被称作“左行旁”、“右行旁”,而不是“双人旁”。
难,造字本义:动词,酷刑,捆绑受刑者,让猛禽啄食而死。
乱,造字本义:形容词,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
易,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理,造字本义:动词,在作坊将山上挖来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有形有款     
可,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女以吹笙唱歌方式求偶。
三、翻译
    怨恨产生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祸患产生于事前未作仔细的谋画;幸福在于积善累德;灾难在于多行不义。轻视农业,必招致饥馑;惰于蚕桑,必挨冷受冻。得人必安,失士则危。招来远客即富,荒废农时则贫。
上位者反覆无常,言行不一,部属必生猜疑之心,以求自保。对上官轻视怠慢,必定获罪;对下属侮辱傲慢,必定失去亲附。
    近幸左右之臣不受尊重,关系疏远之臣必不安其位。自己怀疑自己,则不会信任别人;自己相信自己,则不会怀疑别人。邪恶之士决无正直的朋友;邪僻的上司必没有公正刚直的部下。
行将灭亡的国家,决不会有贤人辅政;陷于混乱的政治,决不会有善人参与。爱人深者,一定急于求贤才,乐得于贤才者,待人一定丰厚。国家即将称霸,人才都会聚集来归;邦国即将败亡,贤者先行隐避。
土地贫瘠,大物不产;水浅之处,大鱼不游;秃树之上,大禽不栖;疏林之中,大兽不居。山势过于陡峭,则容易崩塌;沼泽蓄水过满,则会漫溢出来。
    弃玉抱石者目光如盲,羊质虎皮者虚于矫饰。拿衣服时不提领子,势必把衣服拿倒。走路不看地面的一定会跌倒。
房屋梁柱软弱,屋子会倒塌;才力不足的人掌政,国家会倾覆。脚下受寒,心肺受损;人心怀恨,国家受伤。大山将要崩塌,土质会先毁坏;国家将要衰亡,人民先受损害。树根干枯,枝条就会腐朽;人民困窘,国家将受伤害。与倾覆的车子走同一轨道
的车,也会倾覆;与灭亡的国家做相同的事,也会灭亡。
见到已发生的事情,应警惕还将发生类似的事情;预见险恶的人事,应事先回避。害怕危险,常能得安全;害怕灭亡,反而能生存。人的所作所为,符合行事之道则吉,不符合行事之道则凶。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好处都到他那里;不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恶运灾祸都向他袭来。这并不是什么奥妙的事,而是自然之理。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同仁同忧,同恶相党,同爱同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似,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窥,同巧相胜。以上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凡人类有所举措,均应遵守这些规律,
不可与理相抗。把自己放在一边,单纯去教育别人,别人就不接受他的大道理;如果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去感化别人,别人就会顺服。违反常理,部属则难以顺从;合乎常理,则办事容易。部属难以顺从,则容易产生动乱;办事容易,则能得到畅通的治理。
    以上所述的各项事理,用在修身、持家、治国,均会获得丰硕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14: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素书》安礼章第


一、概括要点
   
安,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安礼,只有形成自己的伦理秩序,方可专心持续地过日子。


二、书写心得、故事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再回头对照《素书》,感觉这句可能是最贴切的了。不论是从用人方还是从被用方来看,“信”很重要,不论是“自信”,还是“信人”,如果没有“信任”为基础,最终必会且行且远,分道扬镳,“两败俱伤”吧。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对哦,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如果自己不能率先以身作则,试问如何让他人服你,心悦诚服地跟着一起好好干活;如果自己成天懒懒散散的,怎么要求孩子做到勤恳努力?敏于行而纳于言,让自己的行动春风化雨般影响着他人。
综上两句,个人觉得都是要先正己、后化人。

三、月总结
    这个月的上半月,就是在忙碌混乱中度过,来不及体会;终于到了下半个月,孩子期末了,千字文吟诵完了,就连《素书》也快学完了,人突然一下子就松懈了下来,过了这年后的第一个周日,昏睡了半天,哪知这一松懈就如脱缰野马不由自己似的,一到晚上就是睡睡睡。想起老师之前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啊,说是中场休整,可内心是无力、慌的,也就是老师说的“惰性”。心里暗想,幸好有老师接二连三的“逼你读书会”、“吟诵会”,不然,我可能就从此废了。还有,生活还是得有规律,规律是本,不论有什么“任务”,都要“绝嗜禁欲”,有规律有节制的安心过日子。

四、全篇梳理
1、原始章:是本书的总纲和主旨。原始章为体,后面五章为用。第一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治国之本在于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第二部分讲,仁人君子怎样建功立业,成道传道。
2、正道章:讲了仁人君子的三种分类,强调圣贤英俊豪杰,才是治国理政的中流砥柱,治国在于以本治末,以上治下,以贤治不肖。
3、求人之志章:具体讲怎么做,才能成为贤人君子。若要以成为贤人君子为志,其要在于六守:守神、守智、守谋、守任、守应、守功。
4、本德宗道章:本德,对应的是求人之志章。宗道,对应的是正道章。唯有本德宗道才能以遂其成功。只有本德宗道,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本德宗道章,对应的是道德仁义礼中的仁,这一章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建立多大的功业,除了要是一个志士之外,更需要有一颗仁心。有慈惠恻隐之心的贤人君子,才能以天下为己任,以遂天下万物之所成,这样才能建立绝世之功。反之,如果一个人尽管掌握了道术,一旦以私志入于公道,为一己之私牟利,悖道判众,很快的他就会失败。
5、遵义章:从正反两方面,讲了义与法两个层面的事,义与法,在于能够让人各得其所宜,人君如何建立组织,怎样管理组织,怎样立法行令,怎样通过奖善罚恶,来规范和激励组织,从而领导臣民一起,来立功立事。
6、安礼章:进一步具体的讲,一个组织,怎么形成自己的伦理秩序,让组织不仅在法令的层面上形成秩序,更要能以人伦秩序的形式,把组织的秩序,可持续的永久保持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0:2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推举三位优秀学员: 李靓(提炼精简,有自己的思想),兰兰(刻苦深入体会,用心至极),黑雪(观点框架简洁明了,贴近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

GMT+8, 2025-7-10 05:40 , Processed in 1.22476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