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莫雪萍

莫雪萍的《六韬》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9 15: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6-19 15:29 编辑

第十八周(2025.6.15~6.21)任务:

犬韬之
武锋第五十二
练士第五十三
教战第五十四



武锋第五十二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骁骑,驰陈选锋,见可则击之。如何则可击?”
太公曰:“夫欲击者,当审察敌人十四变,变见[xiàn]则击之,敌人必败。”
武王曰:“十四变可得闻乎?”
太公曰:“敌人新集可击,人马未食可击,天时不顺可击,地形未得可击,奔走可击,不戒可击,疲劳可击,将离士卒可击,涉长路可击,济水可击,不暇可击,阻难狭路可击,乱行可击,心怖可击。”

一、查字正音
1、武:造字本义:动词,肩扛兵器,出征作战。
2、锋:造字本义:名词,与敌军短兵相接的先头部队。
3、审:造字本义:动词,古代中原人将敌对的西域民族俘虏关押在密室,问讯、详细盘查,以获取详细敌情。
4、济jì: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用兵的重要原则,就是必须有强大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能够冲锋陷阵的突击部队,发现敌人有可乘之机就发起攻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时机可以发起攻击呢?”
太公答道:“要攻击敌人,应当详细察明不利于敌人的十四种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可以发起攻击,敌人必定会被打败。”
武王问:“你可以把这十四种对敌不利的情况讲给我听听吗?”
太公答道:“敌人刚集结而立足未稳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人马没有进食而饥饿时可以发起攻击,天候季节对敌人不利时可以发起攻击,地形对敌人不利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仓促奔走赶路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没有戒备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疲劳倦怠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将领离开士卒而无指挥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长途跋涉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渡河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忙乱不堪时可以发起攻击,敌军通过险阻隘路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行列散乱不整时可以发起攻击,敌人军心恐惧不安时可以发起攻击。”

三、心得
这十四变感觉就是敌人的十四种弱点,了解清楚后,一击命中,敌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在生活中警惕性不够,欲望又外露,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就像有一句话“不骗你骗谁?”被骗是有原因的。




练士第五十三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奈何?”
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拔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赘婿人虏欲掩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贫穷愤怒欲快其心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练士,不可不察也。”

一、查字正音
1、练:造字本义:动词,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色泽统一、均匀的成品。
2、冒刃mào rèn:迎着刀锋。形容勇敢无畏。
3、寇kòu:造字本义:动词,域外暴徒袭击边民,武力劫掠。
4、励:造字本义:动词,竭力磨利工具。
5、钝:造字本义:形容词,刀剑不锋利,刺割缓慢。
6、幸:造字本义:动词,将桀骜不驯的暴烈重罪犯或死囚脚颈连锁,防止逃脱。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选编士卒的办法应是怎样的?”
太公答道:“把军队中勇气超人、不怕牺牲、不怕负伤的人,编为一队,叫冒刃之士;把锐气旺盛、年轻壮勇、强横凶暴的人,编为一队,叫陷阵之士;把体态奇异,善用长剑,步履稳健、动作整齐的,编为一队,叫勇锐之士;把臂力过人能拉直铁钩、强壮有力能冲入敌阵捣毁敌人金鼓、撕折敌人旗帜的人,编为一队,叫勇力之士;把能翻越高山,行走远路、轻足善走的人,编为一队,叫寇兵之士;把曾经是贵族大臣而已失势而想重建功勋的人,编为一队,叫死斗之士;把阵亡将帅的子弟,急于为自己父兄报仇的人,编为一队,叫敢死之士;把曾人赘为婿和当过敌人俘虏,要求扬名遮丑的人,编为一队,叫做励钝之士;把因自己贫穷而愤怒不满,要求立功受赏而达到富足心愿的人,编为一队,叫必死之士;把免罪刑徒,要掩盖自己耻辱的人,编为一队,叫幸用之士;把才技胜人,能任重致远的人,编为一队,叫待命之士。这就是军中选编士卒的方法,不可不详加考察。”

三、心得
想到这样一个词:各尽其能、物尽其用。让每一个人,每一件武器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在家庭中、社会中,能做到这样,那也是非常有战斗力的。




教战第五十四
原文:

武卫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领三军,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

一、查字正音
1、教: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学文化、作算术。
2、麾huī:推测造字本义:动词,打旗语传军令,远距离指挥作战。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集合全体士兵,要训练士卒们战斗技能,其训练方法应该怎样?
太公答道:“凡是统率三军,必须用金鼓来指挥,这是为了使全军的行动整齐划一。将帅必须首先明确告诉官兵应该怎样操练,并且要反复申明讲解清楚,然后再训练他们操作兵器,熟悉战斗动作,以及根据各种旗帜指挥信号的变化而行动的方法。所以,训练军队时,要先进行单兵教练,单兵教练完成后,再十人合练;十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百人合练;百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千人合练;千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万人合练;万人学习战法,教练完成后,再全军合练;全军教练作战的方法,教练完成后,再进行百万大军的合练。这样,就能组成强大的军队,立威无敌于天下。”
武王说:“好啊!”

三、心得:
钢铁军团不是一下子就能训练好的,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这就是团队效应。想到我们国家的练兵仪式那个场景,特别的震撼人心,这样训练有素的军队,一定能立威于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7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6-27 15:55 编辑

第十九周(2025.6.22~6.28)任务:

犬韬之
均兵第五十五
武车士第五十六
武骑士第五十七



均兵第五十五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卒战,一车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车?以骑与步卒战,一骑当几步卒?几步卒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
        太公曰:“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陈,要强敌,遮走北也;骑者,军之伺[sì]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故车骑不敌战,则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三军之众,成陈而相当,则易战之法,一车当步卒八十人,八十人当一车;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一车当十骑,十骑当一车。险战之法,一车当步卒四十人,四十人当一车;一骑当步卒四人,四人当一骑;一车当六骑,六骑当一车。夫车骑者,军之武兵也,十乘败千人,百乘败万人;十骑败百人,百骑走千人,此其大数也。”
        武王曰:“车骑之吏数、陈法奈何?”
        太公曰:“置车之吏数,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一率,百车一将。易战之法,五车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队间六十步。险战之法,车必循道,十车为聚,二十车为屯,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队间三十六步;五车一长,纵横相去二里,各返故道。置骑之吏数,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易战之法,五骑为列,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四步,队间五十步。险战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复故处。”
        武王曰:“善哉!”

一、查字正音
1、均:造字本义:动词,在播种前松土整地,使庄稼地平展。
2、陷:造字本义:动词,不慎掉进敌人或猎人预设的阱坑。
3、要yāo:通“邀”,造字本义:动词,明言强令对方前往。
4、易: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5、置:造字本义:动词,抓捕罪犯,投入牢狱。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用战车同步兵作战,一辆战车能抵挡几名步兵?几名步兵能抵挡一辆战车?用骑兵同步兵作战,一名骑兵能抵挡几名步兵?几名步兵能抵抗一名骑兵?用战车同骑兵作战,一辆战车能抵挡几名骑兵?几名骑兵能抵挡一辆战车?”
        太公回答道:“战卒,犹如军队的羽翼,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是用来攻坚陷阵,截击强敌,断敌退路的;骑兵是军队的眼睛,可以用来侦察警戒,跟踪追击溃逃之敌,切断敌人粮道和袭击散乱流窜的敌人。因此,战车和骑兵的运用不恰当,在战斗中一名骑兵还抵不上一名步兵。全军布列成阵,车、骑、步兵配合得当,那么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法则是:一辆战车可以抵挡步兵八十人,八十名步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一名骑兵可以抵挡步兵八人,八名步兵可以抵挡一名骑兵。一辆战车可以抵挡骑兵十人,十名骑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法则是:一辆战车可以抵挡步兵四十人,四十名步兵可以抵挡一辆战车。一名骑兵可以抵挡步兵四人,四名步兵可以抵挡骑兵一人。一辆战车可以抵挡骑兵六人,六名骑兵可以抵挡战车一辆。战车和骑兵,是军队中最具有威力的战斗力量,十辆故车可以击败敌人千名,百辆战车可以击败敌人万名。十名骑兵可以击败敌人百名,百名骑兵可以击败敌人千名,这些都是大概的数字。”
        武王问:“战车和骑兵的军官数量配置和作战方法应该怎样?”
       太公答道:“战车应配备的军官数量是,五辆战车设一长,十辆战车设一吏,五十辆战车设一率,百辆战车设一将。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五辆战车为一列,每列前后相距四十步,每辆左右间隔为十步,每队问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各六十步。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战车必须沿着道路前进,十辆战车为一聚,二十辆战车为一屯。车与车前后距离二十步,左右间隔六步。队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各三十六步,五辆战车设一长,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二里,战车撤出战斗后仍内原路返回。骑兵应配备的军官数量是,五名骑兵设一长,十名骑兵设一吏,百名骑兵设一率,二百名骑兵设一将。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五骑为一列,每列前后相距二十步,每骑左右间隔四步,队与队之间的前后距离和左右间隔为五十步。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方法是:每列前后相距十步,左右间隔二步,队间距离和左右间隔各二十五步。三十名骑兵为一屯,六十名骑兵为一辈,每十名骑兵设一吏,活动范围前后左右各百步,撤出战斗后各自返回原来的位置。”
        武王说:“好啊!”

三、心得
        从武王和太公的对话中可以知道太公不仅对于战车和骑兵的功能以及战斗力特别了解,而且他们的战斗力是和作战环境有很大关系的。在这个前提下说各兵种之间的战斗力交换比例以及排兵布阵才可能讲得清晰透彻。想到自己和小孩沟通的时候,感觉还没听明白孩子要表达什么就急于做出回答,就是心和心是不通的,所以孩子有时候发无名火是有原因的。



武车士第五十六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选车士奈何?”
        太公曰:“选车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束缚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名曰武车之士,不可不厚也。”

一、查字正音
1、彀gòu:造字本义:动词,和着号子将强弩的劲弦拉到弩臂的发射点,使之够着板机上端的扣针,使弩处于可发射状态。
2、厚:造字本义:名词,在巨大山陵岩体里开凿的帝王陵寝,即“陵墓”,也叫“地宫”;陵墓内设计模仿帝王生前的宫殿和阳间世界,有大量大型成套的陪葬品,此即古代所谓的“厚葬”。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选拔车上武士的方法是怎样的?”
        太公答道:“选拔车上武士的标准是:选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七尺五寸以上;跑起来能追得上奔跑的马,能在奔驰中跳上战车;并能在战车上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应战,能执掌旌旗,并能拉满八石弩,熟练地向左右、前后射箭的人。这种人称为武车士,对他们不可不给予优厚待遇。”

三、心得
        战车的战斗力强不光是设备好,更重要的是人的能力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兵器兵器,兵离不开器,器离了兵就没了魂。




武骑士第五十七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选骑士奈何?”
        太公曰:“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

一、查字正音
1、伦:造字本义:名词,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包括君臣、父子、夫妻等。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选拔骑士的方法是怎样的?”
        太公答道:“选拔骑士的标准是,选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身强力壮,行动敏捷迅速超过常人;能骑马疾驰并在马上挽弓射箭,能在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应战自如,进退娴熟;能策马越过沟堑,攀登丘陵,冲过险阻,横渡大水,追逐强敌,打乱众多敌人的人。这种人称为武骑士,对他们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三、心得:
        对于骑兵,年龄和身材的选取其实就是精力旺盛的标志,不仅如此,在战马上骑射自如,进退娴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骑兵。好马也是得有英雄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7-5 06:26 编辑

第二十周(2025.6.29~7.5)任务:

犬韬之
战车第五十八
战骑第五十九
战步第六十



战车第五十八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
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曰:“往而无以还,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难出者,车之绝地也。圯下渐泽,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车之逆地也。殷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地也。车少地易,与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后有沟渎,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车之坏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后不能解者,车之陷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故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能避也。”
武王曰:“八胜之地奈何?”
太公曰:“敌之前后,行陈未定,即陷之。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陈不坚固,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前往而疑,后恐而怯,即陷之。三军卒惊,皆薄而起,即陷之。战于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将明于十害、八胜,敌虽围周,千乘万骑,前驱旁驰,万战必胜。”
武王曰:“善哉!”

一、查字正音
1、贵: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
2、圯yí:桥。
3、劳:造字本义:形容词,操心费力,身心负担沉重。
4、陵líng:造字本义:动词,拾阶而上,登上高山。
5、阪bǎn:造字本义:名词,像板块一样平缓、开阔的山坡。
6、拂fú:造字本义:动词,古人挥手挥袖表示否定、拒绝。
7、解:造字本义:动词,剖牛,取牛角。白话版《说文解字》:解,分开,剖开。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战车的作战方法是怎样的?”
太公答道:“步兵作战贵在熟悉情况变化,战车作战贵在熟悉地形状况,骑兵作战贵在熟悉别道捷径。车、步、骑都是作战部队,只是用法有所不同。战车作战有十种死地,也有八种有利的情况。”
武王问:“十死之地是哪些?”
太公答道:“可以前进而不能退回的,就是战车的死地;逾越险阻、长途追逐敌人的,就是战车的竭地;前面平坦易行,后面险阻难通的,就是战车的困地;陷于险阻而难以出来的,就是战车的绝地;毁塌积水的黏泥地带,就是战车的劳地;左面地势平坦,右边地形险阻,还要向上爬坡的,就是战车的逆地;盛草遍地,还要渡过深水的,就是战车的拂地;战车数量少,地形平坦,战车与步兵又配合不当的,就是战车的败地;后面有沟渠,左面有深水,右面有高坡,就是战车的坏地;昼夜大雨,连日不停,道路毁坏,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的,就是战车的陷地。这十种地形都是战车的死地。所以愚将由于不了解这十种死地的危害而失败被擒,智将由于能避开这十种死地而取得胜利。”
武王问:“八种有利的情况是哪些?”
太公答道:“敌人的前后行阵尚未布定,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旌旗紊乱,人马不断调动,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士卒有的向前,有的退后,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阵势不稳,士兵在前后相互观望,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前进则犹疑不定,后退时恐惧害怕,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全军突然惊乱,挤成一团,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在平坦地形上与我交战,至日暮时还未结束战斗,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敌人长途行军,至大黑才宿营,三军恐惧不安,就用战车乘机攻破它。这八种情况都对战车作战有利。将帅知道了上述战车作战的十种死地和八种有利情况,即使敌人把我四面包围,用千乘万骑向我正面进攻,两侧突击,我也能万战必胜。”
武王说:“好啊!”





战骑第五十九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
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
武王曰:“十胜奈何?”
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陈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敌人行陈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无使得人,敌人必败;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长驱,绝其粮路,敌人必饥;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掩其前后,其将可擒;敌人暮返,其兵甚众,其行陈必乱,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施旗,杂以强弩,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此骑之十胜也。”
武王曰:“九败奈何?”
太公曰:“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陈,敌人佯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险,长驱不止,敌人伏我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于天井,顿于地穴,此骑之死地也;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大涧深谷,蓊秽林木,此骑之竭地也;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三军战于两水之间,敌居表里,此骑之艰地也;敌人绝我粮道,往而无以返,此骑之困地也;污下沮泽,进退渐洳,此骑之患地也;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此骑之陷地也。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暗将之所以陷败也。”

一、查字正音
1、蓊秽wěng huì:草木茂盛貌。
2、阜fù:造字本义:名词,拾级而上的盘山石阶。
3、汙wū:造字本义:动词,吹竽时口水弄脏了竽管。白话版《说文解字》:污,污秽。另一种说法认为,小池叫汙。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汙”是涂抹的意思。
4、沮泽jǔ z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带。
5、洳rù:由腐烂植物埋在地下而形成的泥沼。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骑兵的战法应该是怎样的?”
太公答道:“骑兵作战有十胜九败。”
武王问:“十胜是哪些?”
太公答道:“敌人刚到,行列阵势还未稳定,前后不相衔结,我立即用骑兵击破敌先头骑兵部队,夹击其两翼,敌人必然溃逃;敌人行列阵势整齐坚固,士兵斗志高昂,我骑兵应缠住敌人两翼不放,时而奔驰过去,时而奔驰回来,快捷如风,猛烈如雷,从白天战至黄昏,不断更换旗帜,改变服装,使敌人惊恐疑惑,就能够打败敌人;敌人行阵不坚固,士卒没有斗志,就用骑兵进逼敌人的正面和后方,袭击其左右,夹击其两翼,敌人必然震恐;敌人日暮回营,军心恐惧,就用骑兵夹击其两翼,急速袭击其后尾,逼近其营垒的出入口,阻止其进入营垒,敌人必然失败;敌人没有险阻地形可以固守,我骑兵应长驱深入,切断敌人粮道,敌人必然陷入饥饿;敌人处于平坦地形,四面都易遭受攻击,我用骑兵协同战车攻击它,敌人必然溃乱;敌人败逃,士卒散乱,我骑兵或从两翼夹击,或从前后袭击,敌军将帅就可以被擒获;敌人日暮返回营垒,部队众多,队形一定混乱,就令我骑兵十人为一队,百人为一屯,战车五辆为一聚,十辆为一群,多插旗帜,配备强弩,或扫击其两翼,或断绝其前后,敌人将帅就可以被俘虏。上述这些,就是骑兵作战十种取胜的战机。”
武王问:“九败是哪些?”
太公答道:“凡是用骑兵攻击敌人而不能攻破敌阵,敌人假装逃跑而用战车和骑兵攻我后方,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败地;追击败逃之敌,越过险阻,长驱深入而不停止,敌人埋伏在我白话六韬左右两旁,又断绝我的后路,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围地;前进后不能退回,进入后不能出来,这叫做陷入天井之内,困于地穴之中,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死地;前进的道路狭隘,退归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弱击强,以少击多,这就是骑兵的没地;大涧深谷,林木茂盛,活动困难,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竭地;左右两边有水,前面有大山,后面有高岭,我军在两水之间同敌作战,敌人内守山险,外居水要,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艰地;敌人断我后方粮道,我军只能前进而没有退路,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困地;低洼泥泞,沼泽遍布,进退困难,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患地;左有深沟,右有坑坎,高低不平,看似平地,进退都会招致敌人袭击,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陷地。上述九种情况都是骑兵作战的死地,明智的将帅所要竭力避开的地方,昏庸的将帅所以陷于失败的原因。”






战步第六十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步兵、车、骑战奈何?”
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陈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
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之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旁,猎我前后,吾三军恐怖,乱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藜[jí lí],置牛马队伍,为四武冲陈。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不解。”
武王曰:“善哉!”

一、查字正音
1、蒺藜jí lí:果子带刺的植物。
2、更: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木锤在整点时刻敲撞钟向公众报时。
3、匝:推测造字本义:动词,用布条沿物体外围束紧匡牢。
4、阑lán:造字本义:形容词,夜深空寂,穿过门缝与窗户的斑驳月光、栅门上香囊散发的淡淡幽香,令无眠者感到闲荒落寞。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步兵与战车、骑兵作战的方法是怎样的?”
太公答道:“步兵与战车、骑兵作战,必须依托丘陵、险阻的地形列阵,把长兵器和强弩配置在前面,把短兵器和弱弩配置在后面,轮流战斗,更番休整。敌人战车和骑兵大量到达时,我即坚守阵地,顽强战斗,并使材士强弩戒备后方。”
武王问:“我既无丘陵又没有险阻可以依托,敌军到达的兵力既众多又强大,战车骑兵夹击我两翼,突击我前后,致使我全军恐惧,溃败逃跑,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命令我军士兵制作行马和木蒺藜等障碍器材,把牛马集中编在一起,步兵结成四武冲阵。看见敌战车骑兵即将到来,就广泛布设蒺藜,并挖掘环形壕沟,宽深各五尺,叫做命笼。步兵带着行马前进,用车辆连接成营垒,推着它前后移动,停止下来时即成营寨。用材士强弩戒备左右,然后号令我全军猛烈战斗,不得懈怠。”
武王说:“好啊!”





总体心得:
步兵、骑兵、车兵在战争中各有其优势和劣势,三军配合完美,各自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避免劣势,就能打出胜仗。就像每个人在社会中、家庭中都会扮演各种角色,那就要明白每个角色的职责和功能,在不同的位上,金木水火土,就干该位置的事,越位的话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7-6 21:24 编辑

第二十一周(2025.7.6~7.12)任务:

2025.7.6(第一天)
问题: 文师第一、盈虚第二、国务第三,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答:
文师第一
主题: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基本点: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盈虚第二
主题: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
基本点: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虚己盈人。

国务第三
主题 :欲使主尊人安,爱民而已。
基本点: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7-7 20:44 编辑

2025.7.7(第二天)
问题: 大礼第四、明传第五、六守第六,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答:
大礼第四
主题:君臣之礼——效法天地。
基本点:1、主位: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2、主听; 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3、主明:辐凑并进。

明传第五
主题:先圣止起之道。
基本点:1、三止: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
2、四起: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
3、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六守第六
主题 :人君之六守、三宝。
基本点:1、六守:仁、义、忠、信、勇、谋。
2、三宝:大农、大工、大商。
3、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7-8 20:25 编辑

2025.7.8(第三天)
问题: 守土第七、守国第八、上贤第九,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答:
守土第七
主题:守土的关键——治吏。
基本点:1、敬其众,合其亲。
2、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
3、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

守国第八
主题:如何让国家永久昌盛——效法天道。
基本点: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圣人配之,以为天地经纪。
2、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乱,仁圣昌;至道其然也。。
3、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为之先唱,天下和之,极反其常。
4、莫进而争,莫退而让。

上贤第九
主题 :任贤远佞——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
基本点:1、警惕六贼七害。
2、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7.9(第四天)
问题:举贤第十,赏罚第十一,兵道第十二,分别讲述的什么主题,各自基本要点是什么?

答:
举贤第十
主题:举贤要名符其实。
基本点:1、名不符实,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2、举贤之道在于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

赏罚第十一
主题:赏信罚必。
基本点:诚畅于天地,通于神。

兵道第十二
主题 :兵道贵一。
基本点:1、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
2、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
3、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
4、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

GMT+8, 2025-7-10 06:18 , Processed in 1.079792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