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正音:
1、步贵知变动:意谓步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随机应变。
2、车贵知地形:意谓车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利用地形。
3、骑贵知别径奇道:意谓骑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抄小路、走捷径。
4、明将之所以远避,暗将之所以陷败也:意谓明智的将领懂得这些,这是他们能够远避灾祸的原因所在。昏庸的将领不懂得这些,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所在。
译文:
战车第五十八:
武王问太公道:“战车作战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步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随机应变,车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利用地形,骑兵在作战时贵在懂得如何抄小路.走捷径,步兵、车兵、骑兵都是军人,但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战车作战的地形情况是:必死之地有十种,败敌取胜的情况有八种。’
武王问道:“十种必死地形,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可以前往却无法返还的,这是战车的死地;越过险要受阻的地段,追击敌人,长途行军,以致人员困乏,精疲力竭的,这是战车的竭地;前面道路平坦,后面道路险峻的,这是战车的困地;陷入险要受阻的地形却又难以走脱的,这是战车的绝地;道路塌毁、积水甚多,泥泞不堪的,这是战车的劳地;左边地势险峻,右边地势平坦,需要登山爬坡的,这是战车的逆地;茂盛的野草覆盖了辽阔的区域,还有深水要渡过,这是战车的拂地;战车数量少,地势平坦,抵挡不了敌人步兵攻击的,这是战车的败地;后面有沟渠,左面有深水,右面有高坡,这是战车的坏地;大雨日夜下着,多日不停,道路毁坏,向前走不了,向后退不得的,这是战车的陷地。以上十种地形是战车的必死之地。愚蠢的将领不懂得这些,这是他们战败被擒的原因所在;智慧的将领懂得这些,这是他们能够避开必死之地的原因所在。’
武王问道:“八种败敌取胜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敌人前后的队列还没有整好,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旌旗杂乱,指挥失当,人马多次调动,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的士兵行动无序,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的阵势不稳固,士卒前后相望,心神不定,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一旦前进就疑虑重重,一旦后退就恐惧胆怯,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的大军突然受惊,士卒都惊慌失措,行为失控,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在平坦地形与敌交战,到了傍晚仍未摆脱敌人,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敌人长途行军,夜晚宿营,全军官兵恐惧不安,遇到这种情况就攻破它。以上八种情况,是战车败敌取胜之地。将领清楚了解了以上十种必死之地与八种败敌取胜之地,那么敌人即使四下包围我军,动用了千辆战车、万名骑兵正面进攻侧面出击,我军也必能百战百胜。”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战骑第五十九:
武王问太公道:“骑兵作战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骑兵作战有十种取胜的情况和九种失败的情况。”武王问道:“十种取胜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敌人刚到,队列还没有整好,部队前后衔接不上,遇到这种情况,就打败敌军前面的骑兵,攻击它的左右两侧,这样敌人必定败逃;敌人的行列整齐稳固,士卒斗志昂扬,遇到这种情况,就让我们的骑兵攻击敌人的两翼,不要离开,有的奔驰过去,有的奔驰回来,快如急风,猛如响雷,扬起飞尘,使白天变得如同黑夜,我军屡次更换旌旗,改换衣服,这样敌军就能被打败;敌人的阵势不稳固,士卒缺乏斗志,遇到这种情况,就逼近敌军的前后两方,包抄它的左右两翼,从两翼发起攻击,这样敌人必定因害怕而溃败;敌人到了夜晚想要返回驻地休整,全军官兵惊慌恐惧,遇到这种情况,就从两翼包抄敌人,快速攻击敌军后部,逼近敌人营垒门口,不让敌人进入营地,这样敌人必定失败;敌人没有占据险要地形,无法固守,遇到这种情况,我军就长驱直入,阻断敌人的粮道,这样敌人必定因饥饿而溃败;敌人处于平坦地势,四面都容易受到攻击,遇到这种情况,就用战车、骑兵攻击它,这样敌人必定溃乱;敌人奔走逃跑,士卒散乱无序,遇到这种情况,就命部队有的攻击敌人的两翼,有的从前后冲杀,这样敌人的主将就会被擒获;敌人夜晚返回营地,士卒人数很多,队列必定混乱,遇到这种情况,就命我军骑兵每十人编成一队,每百队编成一屯,同时下令将每五辆战车编成一聚,每十聚战车编成一群,多多设置旗帜,配备强弩,让有的战车、骑兵攻击敌人的两侧,有的从前后加以拦截,这样就能俘获敌军的主将。这些就是骑兵取胜的十种情况。”
武王又问:“九种失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大凡用骑兵攻击敌军,却未能攻克敌阵,敌人假装逃.跑,然后战车、骑兵突然回转过来攻击我军后部,这就是骑兵的败地;追击逃跑的敌人,越过险要地形,长驱直入而不停歇,敌人在我军两侧埋下伏兵,同时又阻断了我军的后路,这就是骑兵的围地;能前去却不能,返回,能进入却不能退出,这种情形可称为陷于天井、困于地穴,这就是骑兵的死地;进去的道路狭窄,出来的道路很远,敌军在这种地方能做到以弱小的兵力击败我军强大的兵力,以少量的兵力击败我军众多的兵力,这就是骑兵的没地;大溪深谷,草木茂盛,这就是骑兵的竭地;左右两边都有河流,前面有大山,后面有高岭,全军在两条河流之间与敌交战,敌人内据山险、外据水要,占据了有利地势,这就是骑兵的艰地;敌人阻断了我军的粮道,我军能前进却不能退回,这就是骑兵的困地;低洼潮湿、水草很多的沼泽地,前进与后退都泥泞不堪,这就是骑兵的患地;左边有深沟,右边有大坑,高低差别不大,如同平地,我军前进或后退都会招来敌人,这就是骑兵的陷地。这九种都是骑兵的必死之地。明智的将领懂得这些,这是他们能够远避灾祸的原因所在。昏庸的将领不懂得这些,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所在。”
战步第六十:
武王问太公道:“步兵怎样与战车、骑兵作战呢?”
太公答道:“步兵与战车、骑兵作战,必须依托丘陵以及一些险要地势,把长兵器与强弩配备在前面,把短兵器、弱弩配备在后面,轮番战斗,轮番休息,敌人的战车、骑兵即使蜂拥而至,我军只要坚守阵形,快速投入战斗,让作战本领高强的士卒拿着强弩,防备我军后面的敌军,这样就能安然无恙。”
武王又问:“我军既没有丘陵可依托,也没有占据险要地势,敌人来攻,人数众多,作风勇武,战车、、骑兵包抄了我军的两侧,并向我军前后发动攻击,导致我军陷入恐惧,士卒溃败乱跑,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道:“命令我军士卒准备好行马、蒺藜,把牛、马编成一队集.中管理,布下四武冲阵。望见敌人的战车、骑兵将要来攻,就均匀地在.路上设置好蒺藜,挖出一个环形壕沟,宽和深各五尺,可把这种阵地称为“命笼’。士卒推着行马前进,把车辆排列起来作为阻拦敌人的壁垒,推着车辆前后移动,不动的时候就成为营寨,让作战本领高强的士卒拿着强弩,防备着我军左右两翼的敌人。这样做了以后,就向全军下令,要求大家快速投入战斗,不得懈怠。”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