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木木

木木的《素问》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12: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3.16 《经脉别论第二十一》论六经脉,别在何处?《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说的脏气法时,时是什么?经脉别论,没有从经脉本身论经脉,而是从环境、情绪变化、劳逸不同来看脉象的不同;又讲述了饮食消化吸收和输布过程,医者可从气口脉象变化来预后;讲六经偏盛,讲气逆的脉象。
脏气法时,这个时指四时五行。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2: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3.17 《宣明五气第二十三》讲述五味所入、五气所病、五精所并、五脏所恶,五脏化液、五味所禁、五病所发、五邪所乱、五邪所见、五脏所藏、五脏所主、五劳所伤和五脉应象,一直在说“五”,这个“五”,会让你想些什么?根据《血气形志第二十四》的描述,你认为什么是血、气、形、志?
五,天有五贼。五,上一横天,下一横地,中间一个交叉,交午,川流不息。天地是这样运行的,人体也是一样。人体内就能看见五味所入、五气所病、五精所并、五脏所恶,五脏化液、五味所禁、五病所发、五邪所乱、五邪所见、五脏所藏、五脏所主、五劳所伤和五脉应象。
血气与形志,各是一对阴阳。血为精,气为神;形为身,志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23: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3.18 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说,针有悬布天下者五,这个五指的是什么?八正神明论第二十六说的八正是什么,神明是什么?
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五是指: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
八正,指八节的正气。八节是二分、二至和四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神明,如有神般明澈无死角。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23: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3.19 离合真邪论第二十七阐述的真气与邪气结合于临床症状的各种情形,其总的处置原则是什么?通评虚实第二十八讲述了“虚实”的各种情形及相关针刺处理,你概括起来,虚实的核心实质是什么?
真气与邪气结合,总的处置原则是细察三部九候之虚盛,与四时五行因加相胜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的处置方法。
虚实的核心实质,是邪气与精气的相胜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23: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3.20 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把太阴和阳明和而论之,是因为两经互为表里,说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的基本内容。阳明脉解第三十讲述的阳明脉的病理和症状,核心内容是什么?
太阴、阳明两经,即脾胃二脉,脾属阴经,胃属阳经。阳者天气,主外;阴者地气我,主内。阳道实,阴道虚,外邪多犯阳经,内伤多伤阴经。阳受之入六腑,阴受之入五脏。入六腑,身热不时卧,喘呼;入五脏,胀满发闷,飧泄,时间长了成为痢疾。喉管呼吸,主天气;咽管进食,主地气。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阳明脉的病理、症状,其核心内容在于,指出诊治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各种表现中看到病人阴阳失调、五行失衡的具体节点,作为治疗的出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23: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3.21 热论第三十一讲述热病,用你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热?刺热篇第三十二讲五脏热病的刺法,用你自己的语言说说五脏热病的主要症状。
发热是人体为寒邪所伤的一种表现。
太阳经感受寒邪,头项痛,腰脊僵硬;阳明经受邪,身热目疼鼻干,不能安卧;少阳经受邪,胸胁痛,耳聋;太阴经受邪,腹胀满,咽干;厥阴经受邪,烦闷,阴囊紧缩。受病未过三天,只是三阳经络受病害,可用发汗来治愈;受病超过三天,可通过泻下来治愈;三阴三阳经、五脏六腑都受寒邪所害,就要死了。
热病稍好就吃肉,会复发;多吃谷食,会有余热。
五脏热病的主要症状: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喜卧,身体发热。心热病者,先感到不高兴,过几天才发热,可能出现突然心痛,烦闷,作呕,头痛面赤无汗。脾热病者,感到头重,面颊痛,心烦,额部发青,想呕吐,身体发热。肺热病者,先忽感寒冷,汗毛竖起,恶风寒,舌苔发黄,身体热。肾热病者,先感腰痛,小腿酸,口渴多饮,身体发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23: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3.22 评热病论第三十三讲述了阴阳交、风厥、劳风和肾风几种热病的因理症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阴阳交、风厥、劳风和肾风?逆调论第三十四讲述了脏腑经络之气以顺为常,逆而为病的道理,用自己的语言定义一下阴阳失调(逆)、营卫失调(逆)、脏腑经络失调(逆)。
阴阳交是一种死证,阴阳错乱,热邪胜过正气,阴精耗竭无补,甚而失神。
风厥,太阳经感风邪而热,少阴经受影响而气上逆,表现为身体发热,出汗,烦闷,且烦闷不因汗出而缓解。
劳风,因劳伤风,发病部位常在肺下。表现为头项强直,眼目昏眩,咳出粘痰,恶风打寒战。治疗要先引导太阳经气,疏通,利肺气。
肾风,肾阴不足,风阳之邪侵入,气短,发热汗出。小腹有热,小便色黄。胃中不和,不能仰卧。仰卧水气上迫肺脏,因而仰卧咳嗽。目下浮肿。
阴阳失调:1、阴气虚少,阳气偏胜,发热而烦闷/四肢发热像火烤;2、阳气虚弱,阴气偏胜,寒冷得像水中出;3、素来肾气偏胜,又从事水中作业,使得太阳经气虚衰,肾气没有阳气温暖而枯耗不长。
营卫失调:营气虚弱会让皮肉麻木不仁,卫气虚弱会使肢体不能举动,营卫俱虚就又麻木不仁又举动不便,肌肉更沉重。形神不相适应便会死亡。
脏腑经络失调:胃是六腑之海,胃气本是下行的。胃脉上逆,即阳明经脉之气上逆,人就不能平卧而喘息有声。肺的络脉气逆,气滞经脉而不行于络脉,人起居如常而喘息有音。肾是水脏,若肾病不能主水,水气上泛侵肺,人气喘而不能平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08: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3.23 疟论第三十五讲述了疟疾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法,请你根据本篇论述,说说疟疾的发病机理。刺疟篇第三十六讲述了各种疟疾的针刺治疗,同时具体描述了各种疟疾症状,请你说说针刺治疗疟疾的原则是什么,并说说有哪十二种疟疾(和起来就是:疟疾的病机、常见种类、针刺治疗疟疾的一般原则)。
疟疾的发病机理:人体劳累或者洗浴而肌肤腠理开,风邪趁虚而入,合于卫气,周流全身阴阳失衡而发病。
针刺原则:正气虚弱的人不要用针,宜服汤药。用针时,要根据发作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种类:
1、足太阳经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发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不易痊愈。针刺委中穴出血。
2、足少阳经疟疾。使人身体倦怠无力,恶寒发热都不重,讨厌见人,看见人就内心恐惧,发热的时间比较长,汗出多。针刺足少阳胆经。
3、足阳明经疟疾。使人先感觉发冷,逐渐恶寒加剧,很久才发热,热退便汗出,这种病人,喜欢日月亮光及火焰,看见它感到愉快。针刺足阳明胃经在足背上的冲阳穴。
4、足太阴经的疟疾。使人郁郁不乐,时常叹息,不想吃东西,多寒热,汗出,病发作时容易呕吐,吐后病势衰减。针刺足太阴经。
5、足少阴经疟疾。使人剧烈呕吐,多寒热,热多寒少,常常喜欢紧闭门窗而居,这种病不易痊愈。针刺足少阴经。
6、足厥阴经疟疾。使人腰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像癃病,但不是癃病,小便频数不爽,心中恐惧,内气不足,腹中郁滞不畅。针刺足厥阴经。
7、肺疟。使人心里发冷,冷极则发热,热时易发惊惧,好像见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物。刺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
8、心疟。使人心中烦得厉害,想喝凉水,但反觉寒多,不太热。刺手少阴经。
9、肝疟。使人面色苍青,时常太息,形状如死人。刺足厥阴经出血。
10、脾疟。使人发冷,腹中痛,发热则肠中鸣响,肠鸣停止而汗出。刺足太阴经。
11、肾疟。使人洒淅寒冷,腰脊疼痛,难以转侧,大便困难,目视眩动不明,手足冷。刺足太阳经和足少阴经。
12、胃疟。使人生黄疸,易饥饿,但又不能进食,进食就感到脘腹胀满膨大,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横行的络脉。刺出其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4 23: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3.24 气厥论第三十七讲述了寒热之气厥逆和脏腑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话说说气厥为啥叫气厥?咳论第三十八讲述了各种咳嗽,请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是个什么情况?
五脏六腑之气有自己运行的时序,寒邪、热邪侵入人体后,不会按照人体正气的运行规律运动,在邪气逆上与正气相冲撞的瞬间,便会发生气厥,气逆之乱。
五脏在其各自所主时令受邪气侵扰而病,病气也同正常精气一样向上汇聚到肺,这样就让肺受邪而咳。五脏六腑是一对阴阳,五脏之咳若久久不愈,就会转为六腑之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23: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3.25 举痛论第三十九讲述九气之病之望闻问切所得,说说九气指什么?
腹中论第四十讲述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等腹中疾患因症治忌和两个方剂,请你说说妊娠和腹中疾患的鉴别要点。
九气:大怒则气上逆,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和飧泄,所以说是“气逆”。高兴气就和顺,营卫之气通利,所以说是“气缓”。悲哀过甚则心系急,肺叶胀起,上焦不通,营卫之气不散,热气郁结在内,所以说是“气消”。恐惧就会使精气衰退,精气衰退就要使上焦闭塞,上焦不通,还于下焦,气郁下焦,就会胀满,所以说是“气下”。寒冷之气,能使腠理闭塞,营卫之气不得流行,所以说是“气收”。热则腠理开发,营卫之气过于疏泄,汗大出,所以说是“气泄”。过惊则心悸如无依靠,神气无所归宿,心中疑虑不定,所以说是“气乱”。过劳则喘息汗出,里外都越发消耗,因此说是“气耗”。思虑太多心就要受伤,精神呆滞,气就会凝滞而不能运行,因此说是“气结”。

妇女怀孕,其身体似有某些病的征候,但不见有病脉。腹中疾患,则有局部症状之外,还有异常的脉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

GMT+8, 2025-7-11 15:08 , Processed in 1.069980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