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刘丹

刘丹的《乐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1.3

音乐圈子只有音乐评论是发展不起来的,音乐评论的而作用是推动受众选择接受和反对什么。治疗的伦理是推动和组织什么做法在临床上流行,对音乐做结构上的阐述分析和展示,这叫做音乐赏析应该是没问题的。音乐赏析具有音乐教学的性质。不管是作乐述乐还是受众,对音乐做结构上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认为,乐象章,便是说音乐赏析这个事儿的。


1、感应象兴,是乐象回邪曲直的内在决定过程,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赏析作品要展示清楚这个感应象兴。
2、乐能动人心,是人得乐(le)的原理在于四象之理: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赏析音乐,要展示清楚清明广大始终周还的运用细节。怎么就做到了,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3、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如此才实现了,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赏析,要展示清楚乐气怎么样通过诗歌舞,使得志声容的以表达的。
4、音乐有本有象有饰,君子动其本,乐其象,使得人情彰显,然后治其饰,使得大义不偏。音乐赏析,要展示清楚者情之所在,义之所在,如果从情绪心理的角度说,这便是治疗规程。



如果我们是把乐记当作情绪治疗来读的话,这一章的临床意义比较大



提问:如果把乐的作述演受全过程,看做情绪治疗过程,你能整理出这个过程的进程来么?

1、界定情景,明白产生情绪的内在原因与解决方法论。正逆气之感应之分。回邪曲直逆操作:反情和志(避免淫声入耳邪逆发作,生成逆气相应的音声,应该返回到情的位置上,去应和自己的志),比类而行(找到相应善类,而不是与邪逆相行,来输出自己的行为)。情绪是乐与心之间的唱和,
2、吃乐(药),乐道而不乐欲。清明象天,广大象地,始终象四时,周还象风雨。制出主体感而不固着于情绪。
3、自持(乐与心相连的运行符合事实)。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4、正确的感受输出。有情有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13: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1.4




我们总是把事情连起来说,实际上事是事、情是情。事是事要交出来的活,情是事所要达到的疆域
乐象是乐事,乐情是乐情
乐所要达到的:
第一,跟礼的报相配合的施——旌旗招展引导自己成建制向外展示,自生章德


第二 乐集中统摄一个人的内部追求和欲望,并将其引导至与天神相通,使人的意识意志成为美意。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言为“请”,美意
为“情”。



第三 作述之人有德有艺,人的事情有行有事。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上下先后不可错乱



乐工之人要充满热情的从事音乐事业,就必须要做到上述三个方面。严格遵循三个方面的要求。






提问:如果我们把情绪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输出,当成乐来看待,那么你认为情绪心理咨询师,应该有些什么样的情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22:0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丹 发表于 2025-1-4 13:23
1.4



守咨询师的礼报,自生德章,自身就要成为好乐。作为在上的教化者感对方之情并能共之,引领使其自见自所不见之志,引领至天神相通,使意识意志都为美意。乐于唱好乐,乐于成于情绪的矫正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2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1.5

人为什么能够被人蒙蔽,或者主动蔽藏于人下?音不动心,而只是动音,循音而感,感而又感,感到为止
音是
  心    感物  而 心动
心的每次运动,会使心的状态改变而使心快乐或者不快,为了心的快乐与不快,而对音做出选择和追寻,每次感声感物,便只是得到一次快乐与否的决断,和寻找下下一个音声的抉择。
感-动-快--——又来
       |
      不快——坚拒

这就建起来一条内部通道
杜绝了心的另一条运行通道:
感——动——唤起相同动感的人事——超越自身快与不快进入人事境界。
魏文侯以听乐之名听音,挂羊头卖狗肉,就如以君子之名行小人之实



混淆,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不小心的态度问题,是立场问题。
音为心之动,有德之心所动者:
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有德之心所动者为德音,德音才叫乐、无德之心所动者不是乐,是溺音。魏文侯以乐之名行溺音之实,所以听乐会打瞌睡,听流行音乐精神抖擞,

产出溺音前面说了,溺音产出后为什么会流行?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也就是人云亦云。



一个组织的上层出现问题,就像一张网严严实实的笼罩这个组织的疆域,蔽不新成。
一个人的内心的上层出现问题,就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着雾霾荧惑,遮天蔽日,不见天光
人蔽,弊于人。
个人的上层是什么,志!这是直接上级,居于现时此地的现管,有志之人不会陷入人蔽物蔽。
有神有德而无志之人怎么样?这是我们常常妄想的,我们妄想自己有德有神,用对神德的追求安慰和鼓励自己的无志,这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天害道,最终害了自己。






提问:你能说说造成人蔽的两个关键环节么?

回答:不感物,嗜欲于内部固守的音的好恶,也属于德的好德,不能超越自身好恶进入人事境界。德有好恶的问题,生出的志也会陷入人蔽物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7: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6

魏文侯的案例,告诉我们人蔽于人是怎么回事
宾牟贾的案例则告诉我们人蔽于物是怎么回事
以武乐为例,一部作品的任何细节,都可以被人感而引起心动,动些什么出来,一方面取决于人把着力点投注在心的感受好坏还是感受历史(投注于个人感受好坏,必然产生人蔽),一方面取决于人的感受历史,及历史组织方式(这个决定物蔽)。
人蔽取决于注意力投注出错(错误的投在人上而非事上)。
物蔽的注意力投注虽然不在人上,但却感受历史经验欠缺或者历史经验组织方式错乱,以至于见物不见人、更不见事。
宾牟贾分两个段落呈现物蔽


武乐中的某些细节,激发起人的反应具有共同性,但武王非普通人——普通人缺乏某些感受历史。


武王的具体历史事实,对应武乐中的细节,感受得到引导和定义。



你能说说在宾牟贾的案例中,就理解武乐而言,宾牟贾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回答:就武乐而言,孔子能理解并传达武乐之乐象所表达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事件中的人,宾牟贾见物不见历史事件及其中的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

人一旦被物或者人所遮蔽,怪事就不可抑制,得有兴畅除弊的法子,从前面所言的人物之蔽之理,蔽的关键在于:人不开心。
什么叫做开心(也就是常说的乐le)呢?
心情这个东西,是人心感物而动所获得的音,构成的一种“氛围” ,人心不开,没有像花一样开,这叫不开心。 是因为这个“氛围”及其生生不息笼罩隔绝了人心与世界。
人心“感”不到“乐(yue)”,而自艾自怜,自生自灭,失去“易直子谅之心”。
易(变动的、虚心平意以待倾损的),直(直接的通神接物的)子(天下一体的)谅(准确全面的)。
感物、感人都出了问题,这就“蔽”了。以乐配礼化之,可以治病。


人的行为,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需要受到外部约束修剪。所谓“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礼的减让要求必须要得到回答,乐的盈侵要求也必须要自行节制,否则就会遭到天谴,所谓“礼有报而乐有反”

以乐化人以除弊,讲究个乐乐形道


这样,人就可以因为有礼乐,而能有易直子谅之心,而拥有快乐之心,开花的心,开心,开花的心能安
安徐正静,能安的心能够长生久视,长生久视者与天地同宽,与天地同宽者与日月同辉
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这是讲,乐是怎么化人除弊的进程的了。
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这一章是“治疗观”。





提问:人怎么样才能获得易直子谅之心,进而进入到天神之路,神明之域?

回答:礼乐须臾不离身,致力于以乐治理修养内心,这样就能获得易直子谅之心。易(太阳底下不乱动,守变动中不变的位,虚心平意以待随时变动的倾损 ),守的住位,安于位,安徐正静。以自己的身份(直),正直的身份与世界打正直的交道。以慈爱幼子之心看世界,慈爱而心明眼亮,明不可塞。谅,站在高处说出的言语诚信无欺,善与而不静。
易直子谅之心生,人有了易直子谅之心人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
自持于礼乐不离身,保持心中恭敬安静干净,不能有脏东西,自我感动修治内在精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昨天讲人要用乐解蔽,才能好好生活。
乐的繁体是这样写的:樂。加一个草头,藥
乐和药同源
药食同源,药乐同源
乐是食品,也是药品。什么人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吃什么食物。什么毛病听什么音乐。跟吃饭睡觉一样,各自心里有数。
自找苦吃,自找药吃,自找乐子。


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唱歌啊,就是直陈自己明白的天理事业而已。自己明白的天理偶尔做对了能够扎扎实实的感动到自己,用歌舞表彰自己让自己经常感动,也能感动天地来应,四时来和,星辰来随,万物得以抚育。
这就是乐药了,吃药吃乐了
这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也就是我们“歌者,直己而陈德”之所陈之德,是个什么呢?
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国之大事在戎与祀,人之大事在勇与义。唱歌啊,就是说话而已,不过是拉长了声音来说而已。因为,心花开了,所以就想说,说还不能尽兴,就拖长声调继续说,拖长了声调还不尽兴,就吁蹉咏叹着说,还不尽兴,就手舞足蹈着说,想想这古人也真是开心哦。不尽兴他们也不生个气,从说到手舞足蹈,而不是从说到拳打脚踢。
启发很大不?心里开花了莫去喝酒蹦迪,去说话,说话不尽兴,莫去寻衅,拉长声调继续说,还不行跳着舞说。
这个除弊治病好像挺轻松,挺美的呢。不像我们现在搞个心理治疗精神治疗那么兴师动众,刀光剑影。



说说看,怎么吃"乐"除弊?



回答:自己有什么病,自己心中有数,就去吃什么药(乐),以道制欲,反情和志,治病补精神。自己明白的天理偶尔做对了,直己而陈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7: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

统观乐记的全部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乐教的自然事实。也就是乐可以教化人的自然事实。
2、乐教的三观,也就是乐教的人性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3、乐教的运行原理
乐教的日常输出些什么?这些输出的结构是什么?乐工为了这些输出上班做些什么?



如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把乐记当做一部情绪心理学来把握了。虽然把他当做心理学,是对它的降格,但,如果我们把心理学理解为跟治病救人、更精神健康相关联的人类活动,那么乐记便是描述依照中国人的自然健康原理的健康建设之学。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乐记当作情绪心理学的哲学心理学,应该是可以的、——重新定义心理学 ,也重新定义情绪心理学



你觉得,从总体上把握,乐记是不是具备一门心理学的全部要件(心理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呢?
回答:乐记具备一门心理学的全部要件(心理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1、心理观。
界定什么是心理。心被刺激后产生的纹理即心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被接受的刺激——心——心动——音——声
乐记认为,音是心感物而生,并外显为声,这样一个由内向外的音声生产过程。这样的心理观比西方的心理观要宏大的多,心由感或被感而动产生的纹理由内至外,由外至内,连绵不绝,音音相连,心动连心动,人与人,人与世界相连,相互影响。
2、疾病观。
乐记认为,心是感物而动,乐能使人乐,是天地的教化,是统领和协调社会的纲纪,是人情不可或缺的,只要心真实的感物感人,在天地之间应于天地的教化就会乐乐。
心感于物而动,心感物是每次生出来的,而因为人的好恶选择,心的每次运动,会使心产生快乐与不快的滋味,为了心的快乐与不快,而对音做出选择和固守,音便有了性。每次感物,便会得到一次快乐与否的选择,选择音性,感性而动,而不是感物而动,形成人蔽与物蔽而病。
3、治疗观。
乐记认为,乐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乐化除蔽,自己有什么病,自己心中有数,就去吃什么药(乐),以道制欲,反情和志,治病补精神。自己明白的天理偶尔做对了,直己而陈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2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1.10

乐记的序言用短短数语,定义了一种现象: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音怎么来的。人心感物——心动——声形——相应成方——音
乐是什么呢?借助器物演奏音,结合舞具演出,便是乐
这里的音,是作乐者心理的音,对吧
乐,是做乐者心中的音用乐器演奏出来,还伴随舞具表演。
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编戏的是什么呢?
编戏、演戏、看戏的一群人,为这个被称之为音乐的东西打转转,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乐。这种现象里边的要素很立体
编戏的在搞啥?演戏的怎么就演出来了?看戏的在干个啥?
乐记把这个现象界定下来之后,就立即着手对这种现象的根本末展开描述了
乐本乐论就是来讲乐 的根本末的




如此,文章的第一个单元——把乐是什么说清楚——便妥了。



你认为,乐的根本末是什么呢?

回答:根,声音之道(心-感-动(音)-声-乐-心-感-(动)音-声);本,礼乐刑政其极一;末,与礼表里阴阳运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23: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1.11

乐记的序言、乐本和乐论,共同完成了对乐的根本末的定义。
指出:乐根在于通天神,乐本在于和政(礼乐政刑),乐末在于摄心,如此便知,乐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可以用来作什么了?
乐礼章讲述乐与礼共生,使得乐的生命立于礼所提供的边界之上,礼乐是一对生克。

乐施章讲乐教的功效,也就是乐运转起来之后的社会作用。这样一旦运转起来,在礼中安身的乐,便可以通过运转立命


换一个角度看,乐礼合运是乐身得安,安在何处呢?安在人身上,安在人的社会中。乐施的效果也是作用于人身和人的社会的,乐的命也是立在同一个地方的。乐在人身和人的社会安身立命的道理,是不是必然是人身、人的社会的运行原理呢?
所以乐礼和乐施两章,既是讲乐的安身立命——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原理,也是乐对人与社会的基本观念——人性观。


乐言、乐象和乐情三章,分别讲述的音乐评论评论些什么,音乐赏析赏析些什么,乐工自我约束检查些什么?这实际上是讲乐的运行体系
音乐评论的日常内容,是在整体上检查和督促音乐工作不离轨道,用现代语言说,音乐文艺工作要为人民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正确对待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跟我党以前的文艺政策高度一致



乐象则讲述的是乐在运行中各阶段的表里结构,也就是乐在各阶段的象。赏析作品,就要把这些象给赏析出来,这样才能引导民众进入到乐教的疆域之内接受教化


乐情则是讲音乐工作者的抱负和追求应该是些什么?乐工这个职业的理想和使命

乐言、乐象和乐情三章联合起来,把乐这个系统的运行应该是讲清楚了

乐礼、乐施所讲述的乐的人性观,通过乐言、乐象、乐情所讲述的乐的运行保障,而实际的在人和人群中运行了起来,乐教作为一个活体便运行起来了



如此,乐记已经完成了两个基本论述。乐教是什么?乐教可以怎么运行





你认为,乐教作为一种教化(心理治疗)活动,根据什么原理确立起来的?怎么才能有效运行?
回答:乐教作为一种教化或心理治疗活动,根据乐的人性观确立起来的。需要检查乐是否与政治政策高度一致,乐是否展示出乐的象,引导民众进入到乐教的疆域之内接受教化,检查乐工的理想和使命,以此保证乐教的有效运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

GMT+8, 2025-7-10 16:29 , Processed in 1.09261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