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liying

李影的《乐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16: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231
反观乐记的讲述方法还是挺有意思的。乐本讲乐是本,讲乐的本;乐论讲乐本的结构特征
充满着阴阳表里的气息
这对阴阳之战,一直从最内部打到最外部,你启动另一个视角,看到的还是这个
这就是乐礼所讲的内容

本篇中的大圣、天地官和礼乐云,联合起来描述了什么,这种描述对修齐治平有什么指导意义?
乐敦礼备: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
乐天礼地: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
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乐动礼静: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亲,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
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
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
答:感觉是一组天地人共同分工协作运行天地自然规律工作的样子,而且这样的工作是通神接物的广大的,并且能让民众符合自然天道生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16: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101
什么东西都得有个礼数
乐也一样
乐礼说
乐礼有三:
第一,功成作乐,治定制礼
第二: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
第三,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
乐与礼的这种相互成就的阴阳关系,是乐的存在方式
那乐的存在的外观现象和外在依据、功能要求则是:
第一,其内容-是使得百官的政绩德行,从他的乐舞中观闻而知
第二,充分实现寒暑时节的原理,通过乐,促进天下行足以表达天地之德——“行象德”
第三,不但能象德,乐还应该要缀淫,有治疗效果
乐礼讲乐的安身
乐施讲乐的立命
乐施(施乐即施政)
内容-观闻而知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要领-时节教事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边界-象德缀淫
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


问:假设,乐是天神安排的一个天工,他要完成些什么事情,才算是尽了职责?

遵从天神的指令,协助天子制乐以赏诸侯之德者,用乐来治理诸侯百姓,使得民心向善向圣贤向自然看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17: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102
音乐圈文艺圈,是闲人君子和小人的聚居区
如何引导好圈子内部的发展,是一个问题
圈子内部的人员构成,不外乎作者、述者、评论者、赏析者
就是有人坐轿,有人抬轿,有人吹喇叭,有人拉大旗,有人跳大神
怎么做圈子建设,才不至于让乐成为伤风败俗之物?
乐言讲了音乐评论应该怎么做

音乐评论要首先关注,作乐述乐为什么服务的问题
至于为谁服务那是不言而喻,在古人哪里都不需要讨论
音乐评论要重视的第二要点在于,礼乐政刑与乐的关系
音乐评论的第三要点在于,音乐本身的广狭指标
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如果你是一个职业音乐评论者,你怎么评论音乐?而你只是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你希望听到什么样的音乐流行?
答:似乎古时候作乐述乐的人不需要去评论音乐,评论音乐的意思好像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评论,而是遵从天神的指令协助天子来歌颂盛德之人,教化民众向善的赞美话语。作为一个职业音乐评论者,他至少能听懂天神的话,从而识别出作乐述乐者的音乐是否符合天神的旨意。我希望听到天神的话的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3 17: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103
音乐圈子只有音乐评论是发展不起来的,音乐评论的而作用是推动受众选择接受和反对什么
治疗的伦理是推动和组织什么做法在临床上流行
对音乐做结构上的阐述分析和展示
这叫做音乐赏析应该是没问题的
音乐赏析具有音乐教学的性质
不管是作乐述乐还是受众,对音乐做结构上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认为,乐象章,便是说音乐赏析这个事儿的

1、感应象兴,是乐象回邪曲直的内在决定过程,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
赏析作品要展示清楚这个感应象兴。
2、乐能动人心,是人得乐(le)的原理在于四象之理: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
赏析音乐,要展示清楚清明广大始终周还的运用细节
怎么就做到了,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3、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
如此才实现了,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音乐赏析,要展示清楚乐气怎么样通过诗歌舞,使得志声容以表达的
4、音乐有本有象有饰,君子动其本,乐其象,使得人情彰显,然后治其饰,使得大义不偏。
音乐赏析,要展示清楚者情之所在,义之所在
如果从情绪心理的角度说,这便是治疗规程
如果我们是把乐记当作情绪治疗来读的话,这一章的临床意义比较大乐象(乐的象貌、乐事)
乐象之唱和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其类相动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乐象之四象
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着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乐象之心气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象之情义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着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问:如果把乐的作述演受全过程,看做情绪治疗过程,你能整理出这个过程的进程来么?
1.识别正邪: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其类相动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2.驱邪归正: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着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3.歌功颂德: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4.以德化情: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着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5: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104
我们总是把事情连起来说,实际上事是事、情是情
事是事要交出来的活,情是事所要达到的疆域
乐象是乐事,乐情是乐情
乐所要达到的:
第一,跟礼的报相配合的施——旌旗招展引导自己成建制向外展示,自生章德第二 乐集中统摄一个人的内部追求和欲望,并将其引导至与天神相通,使人的意识意志成为美意。
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言为“请”,美意为“情”
第三 作述之人有德有艺,人的事情有行有事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
上下先后不可错乱
乐工之人要充满热情的从事音乐事业
就必须要做到上述三个方面
严格遵循三个方面的要求
乐情
乐施礼报
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黑缘者,天子之宝龟也。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
乐情礼理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辫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诉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殖,则乐之道归焉耳。
德先艺后
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乐师辩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辩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辩乎丧礼,故后主人。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后,然后可以有制于天下也。
问:如果我们把情绪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输出,当成乐来看待,那么你认为情绪心理咨询师,应该有些什么样的情怀?

既要可以共情又可以真诚对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5: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0105
人为什么能够被人蒙蔽,或者主动蔽藏于人下?
音不动心,而只是动音,循音而感,感而又感,感到为止

音是
  心    感物  而 心动

心的每次运动,会使心的状态改变而使心快乐或者不快
为了心的快乐与不快,而对音做出选择和追寻
每次感声感物,便只是得到一次快乐与否的决断,和寻找下下一个音声的抉择
-动-快--——又来
       |
        不快——坚拒

这就建起来一条内部通道
杜绝了心的另一条运行通道:
——动——唤起相同动感的人事——超越自身快与不快进入人事境界。
魏文侯以听乐之名听音
挂羊头卖狗肉,就如以君子之名行小人之实


混淆,不是技术问题
也不是不小心的态度问题
是立场问题
音为心之动,有德之心所动者:
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
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
德音之谓乐
有德之心所动者为德音,德音才叫乐、
无德之心所动者不是乐,是溺音。


魏文侯以乐之名行溺音之实
所以听乐会打瞌睡
流行音乐精神抖擞

产出溺音前面说了,溺音产出后为什么会流行?
上行下效
上梁不正下梁歪
也就是人云亦云

一个组织的上层出现问题,就像一张网严严实实的笼罩这个组织的疆域,蔽不新成
一个人的内心的上层出现问题,就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着雾霾荧惑,遮天蔽日,不见天光
人蔽,弊于人
个人的上层是什么,志!
这是直接上级
居于现时此地的现管
有志之人不会陷入人蔽物蔽
有神有德而无志之人怎么样?
这是我们常常妄想的
我们妄想自己有德有神,用对神德的追求安慰和鼓励自己的无志
这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天害道,最终害了自己

你能说说造成人蔽的两个关键环节么?
一个是用心一个是有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6: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106
魏文侯的案例,告诉我们人蔽于人是怎么回事
宾牟贾的案例则告诉我们人蔽于物是怎么回事
以武乐为例,一部作品的任何细节,都可以被人感而引起心动
动些什么出来,一方面取决于人把着力点投注在心的感受好坏还是感受历史(投注于个人感受好坏,必然产生人蔽),一方面取决于人的感受历史,及历史组织方式(这个决定物蔽)
人蔽取决于注意力投注出错(错误的投在人上而非事上)
物蔽的注意力投注虽然不在人上,但却感受历史经验欠缺或者历史经验组织方式错乱,以至于见物不见人、更不见事
宾牟贾分两个段落呈现物蔽
周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以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众。”“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曰:“及时事。”“《武》坐,致右而轩左,何也?”对曰:“非《武》坐。”“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孔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孔子曰:“唯,丘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以久,则既闻命矣。敢问遟矣而又久立于缀,何也?”子曰:“居,吾语尔。夫乐者,象成者也。揔干而山立,武王之事。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邵之治。且夫《武》、始成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反,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陜,周公左,邵公右,六成而复缀,以崇其天子焉。众夹振之而四伐,所以盛威于中国。分郏而进,所以事蚤济。久立于缀,所以待诸侯之至也。今汝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而反商之政。未及下车,则封黄帝之后于葪,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又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人行商容之旧,以复其位。庶民弛政。既济河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则衅之而藏诸府库,以示弗复用;倒载干戈而包之以虎皮;将率之士,使为诸侯;命之鞬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修郊射,左射以《狸首》,右射以《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脱剑。郊配后稷,而民知尊父焉。配明堂,而民知孝焉。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籍,然后民知所以敬亲。六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揔干,所以教诸侯之弟。如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夫《武》之遟久,不亦宜乎?”

武乐中的某些细节,激发起人的反应具有共同性,但武王非普通人——普通人缺乏某些感受历史
王的具体历史事实,对应武乐中的细节,感受得到引导和定义
你能说说在宾牟贾的案例中,就理解武乐而言,宾牟贾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宾牟贾是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历史经验来理解武乐的,在听乐之前自己就有了陷入为主的感受,孔子则是站在事上的立场,从事上的过程去理解人是如何促成这事的成功的。所以两者理解相差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一旦被物或者人所遮蔽,怪事就不可抑制
得有兴畅除弊的法子
从前面所言的人物之蔽之理,蔽的关键在于:人不开心
什么叫做开心(也就是常说的乐le)呢?
心情这个东西,是人心感物而动所获得的音,构成的一种“氛围”
人心不开,没有像花一样开
这叫不开心
是因为这个“氛围”及其生生不息笼罩隔绝了人心与世界
人心“感”不到“乐(yue)”,而自艾自怜,自生自灭
失去“易直子谅之心”
易(变动的、虚心平意以待倾损的),直(直接的通神接物的)子(天下一体的)谅(准确全面的)
感物、感人都出了问题,这就“蔽”了
以乐配礼化之,可以治病
人的行为,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
需要受到外部约束修剪
所谓“礼主其减,乐主其盈”
礼的减让要求必须要得到回答,乐的盈侵要求也必须要自行节制
否则就会遭到天谴
所谓“礼有报而乐有反”
以乐化人以除弊,讲究个乐乐形道
这样,人就可以因为有礼乐,而能有易直子谅之心,而拥有快乐之心
开花的心
开心
开花的心能安
安徐正静
能安的心能够长生久视
长生久视者与天地同宽
与天地同宽者与日月同辉
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
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这是讲,乐是怎么化人除弊的进程的了
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这一章是“治疗观”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
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
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
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
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
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
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
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
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
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
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辉动
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
但将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
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人怎么样才能获得易直子谅之心,进而进入到天神之路,神明之域?
目前能体会到的就是只是去看现场发生的事件,虚心就是把所有个人主观的想法都清空掉,空空的去看现场,才能看到更全面及多层次主体和客体的事实,这样就产生了天自带的令人信服,神不怒自威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7: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108



昨天讲人要用乐解蔽,才能好好生活
乐的繁体是这样写的:樂
加一个草头

乐 和药同源
药食同源,药乐同源
乐是食品
也是药品
什么人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吃什么食物
什么毛病听什么音乐
嗯, 跟吃饭睡觉一样,各自心里有数
自找苦吃,自找药吃,自找乐子

师乙(自找乐吃)
子赣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者,宜何歌也?
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
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而谦者宜歌风。
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已而陈德也。动已而天地应焉,四时
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
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
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
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
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路之也。
子贡间乐。

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
唱歌啊,就是直陈自己明白的天理事业而已。自己明白的天理偶尔做对了能够扎扎实实的感动到自己,用歌舞表彰自己让自己经常感动,也能感动天地来应,四时来和,星辰来随,万物得以抚育。
这就是乐药了
吃药吃乐了
这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也就是我们“歌者,直己而陈德”之所陈之德
是个什么呢
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人之大事在勇与义
唱歌啊,就是说话而已
不过是拉长了声音来说而已
因为,心花开了,所以就想说
说还不能尽兴,就拖长声调继续说
拖长了声调还不尽兴,就吁蹉咏叹着说
还不尽兴,就手舞足蹈着说
想想这古人也真是开心哦
不尽兴他们也不生个气,从说到手舞足蹈,而不是从说到拳打脚踢
启发很大不?心里开花了莫去喝酒蹦迪,去说话
说话不尽兴,莫去寻衅,拉长声调继续说
还不行跳着舞说
这个除弊治病好像挺轻松,挺美的呢
不像我们现在搞个心理治疗精神治疗那么兴师动众
刀光剑影
说说看,怎么吃"乐"除弊?
最后一周多一点了,接下来要做最后的结束,大家也准备一下心态。
最后的结束就是做总结性报告性整理
作为跟读者,我们默认是经典学习的自觉者
也就是早已具备了对经典的觉悟和学习的自动性
不需要督促的人
乐记是被我们当做中医心理学的科目来对待的
中医心理学的普通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这个概念的意思并不统一,我们对它的理解,大约按照这样的逻辑:
西方心理学,也就是心理学,对应于西医思维;中医心理学,对应于中医思维

说说看,怎么吃"乐"除弊?

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而谦者宜歌风。
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已而陈德也。可是我们现代人好像很难划分归类为以上6种品德的哪一类,只好都吃了。感觉红歌就是歌颂,但大雅,小雅,风,商,齐的乐是什么样子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6: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109

统观乐记的全部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乐教的自然事实
也就是乐可以教化人的自然事实
2、乐教的三观
也就是乐教的人性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3、乐教的运行原理
乐教的日常输出些什么?这些输出的结构是什么?乐工为了这些输出上班做些什么?
陈刚 1/9 09:29:23
如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把乐记当做一部情绪心理学来把握了
虽然把他当做心理学,是对它的降格
但,如果我们把心理学理解为跟治病救人、更精神健康相关联的人类活动
那么乐记便是描述依照中国人的自然健康原理的健康建设之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乐记当作情绪心理学的哲学心理学,应该是可以的、
——重新定义心理学
也重新定义情绪心理学



你觉得,从总体上把握,乐记是不是具备一门心理学的全部要件(心理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呢?
是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

GMT+8, 2025-7-10 11:52 , Processed in 1.100661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