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木木

木木的《素问》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22: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4.5-1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叙述了风水病的因症理及其57个腧穴,指出了治疗热病的59个腧穴,说明针刺深浅与四时的关联,请你说说,什么是水病,什么是热病?
人体水液,根本在肾,标本在肺,肺肾两脏都可能积聚水液而为病。肾是胃的关门,关门不通畅,水液就要聚集而生病了。汗出于肾,汗出遇风邪侵入腠理,向内不能入脏腑,向外不能泄于皮肤,水液滞留于皮肤,形成浮肿。浮肿是水液积聚而生的病。
人伤于寒邪,寒气盛极,郁而发热,是为热病。
4.5-2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讲述了经络与血气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为啥要调理经络的道理,将梳理了针刺治疗脏腑经络寒热虚实的理症补泄。请你说说,“守经隧焉”是什么意思?
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因而生成人的形体。志意通达,与内部骨髓互相连系,而形成人的身体五脏。五脏之间相互联系的通道,都是出自经脉之间,从而运行血气。如果血气不调和,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诊断治疗,要以经脉作为根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2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4.6-1 缪刺论第六十三讲述了交错针刺法的原理,叙述了各经的脉络受邪后的症治,提出针刺次数的确定原则,讲述了尸厥的发生原理和治疗方法,请你说说缪刺和巨刺分别是什么?
缪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一种方法,针刺部位与病变部位相交错。刺大络。
巨刺:与缪刺相似,也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大经。
4.6-2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讲述了,因为五脏与四时相应,血气运行随四时变化,所以针刺必须顺应四时变化进行的原理,请你说说,误刺伤及五脏死亡的情形?
误刺伤及五脏,必死。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7 2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4.7-1 标本病传论第六十五讲述疾病的标本关系和疾病的传变,请你说说处理标本关系的原则?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4.7-2 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六论述五运六气的基本法则,请你说说什么是节、制?
天以六(寒暑燥湿风火)为节,地以五(金木水火土)为制。
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23: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4.8-1 五运行大论第六十七讲述五运学说,是理解阴阳大衍小衍学说中的小衍的重要文献,请你说说什么是五运六气?
五运,木、火、土、金、水(可以作为一切系统结构运转的要素来把握,规律相同)。我们把一年分为五个阶段,推算每个阶段的气候特征,五个阶段相当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五运从大寒节算起,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计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土运统领甲乙,金运统领乙、庚,水运统领丙、辛。木运统领丁壬。火运统领戊,癸。子午两年是少阴司天;丑未两年是太阴司天;寅申两年是少阳司天;卯,酉两是阳明司天;辰戌两年是太阳司天;巳亥两年厥阴司天。
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一年六个阶段每个阶段60日87刻半。六气也从大寒算起,每四个节气为一个阶段,四乘以六,共二十四个节气,刚好一年365天。

4.8-2 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精细地讲述了六气,请你说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是什么意思?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气交则是升降不止。万物内外也需相通相交,呼吸吐纳,阴阳升降。没有出入,就不可能由生而壮而老而死亡,没有升降,也就不能由生而长而开花而结实而收藏。所以升降出入之报,凡是有形之物都具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9 23: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4.9-1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阐述了气运的变化有常有变,判定后期会具体会发生什么只能依靠对变量的确认,而不能依靠固定标准,病与非病不取决于条件变化,取决于正邪相胜。请你说说什么是“气交变”?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相交于中,是为气交。气交若是太过、不及,将使人气发生病变。
  
4.9-2 五常政大论第七十讲述了五气有平、太过、不及的变化,四方有地势高下阴阳的差别,及其对自然万物和人的影响。还论述了治责在临床上的应用。请你说说什么叫“五常政”?其主要内容是啥?
五常政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运的普遍规律,“太虚寂寥,五运回薄,盛衰不同,损益相从”。
平气: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故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谓平气。
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故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疟无德,灾反及之,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
太过: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故天恒其德,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0 23: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4.10-1 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讲述了六十年气化的一般规律,六气所致的自然变化、人的疾病及其治宜,指出五运六气的胜复、郁发的自然现象及其所致疾病的症治。请你说说“六元正纪”是啥意思?
以气的状态来察看自然之道,六气司天在泉和五行气化,而五运六气相配合,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周。
先确定年岁的干支,以明确主岁之气,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行之数,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司天在泉加临的气化,如此则自然天道可以了解,人们的病气可以调和,阴阳卷舒平衡,由近及远而不致迷惑。
4.10-2刺法论第七十二论述运气失常而导致的疠疫原理,并提出防治方法,主要内容:五运升降往来失常是疠疫根源,疠疫流行可预可防。讨论了十二脏腑的功能与发病机制与刺法。请你说说疠疫预防原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避其毒气”。
在运气失常的情况下,万物必定失去正常规律而妄行,人体也将生病。正气存内,是要知晓天地规律,或补或泄以调正自身系统运行,让正气充实于内,邪气就不得侵犯。
避其毒气,是邪气非常集中地侵扰时,我们要让它从哪儿进来便又从哪儿出去(通过有意识地调动体内五气护身和连通北斗,让正气出于脑),或用吐法,或以药浴,或用小金丹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2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4.11-1 本病论第七十三讲述疫病。指出疠疫为病必然三个条件齐备,非时天气、正气虚弱、精神失守,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神失守。请你说说,精神失守是个什么情况?
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
忧愁思虑伤心,又遇少阴司天,天数不足,太阴作为接替的主司,若再遇惊吓而伤心精,汗出伤了心液,如此则三虚,以致神明失守。心是君主之官,神明之所由出。神明失心之位,遇到火运不及的年岁,便会有水疫之邪致病。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伤脾,遇太阴司天,天数不足,少阳作司天的左间来代表,又遇饮食过饱,伤胃出汗,或醉酒入房,出汗伤脾,成三虚,便会出现脾神失守。神明失脾之位,又遇岁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阴司天天数不足,便会有木疫之邪致病。
久居潮湿之地,或强力入水作业,伤肾。遇水运不及之年,或辛不会合,或丙年失守,或太阳司天不及,会有土疫之邪致病。
愤怒而气逆伤肝,遇厥阴司天,天数不足,又奔跑恐惧,汗出伤肝。三虚。肝神失守,遇木运不及之年,或丁年不相会合,或壬年失守,或厥阴司天不及,会有金疫之邪致病。
天虚,人虚,神游失守其位,遇五邪侵袭,便会使人猝死。

4.11-2 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讲述六气司天和在泉,有正化、胜复的变化,以及其所引起的病症诊治。请你说说是“本乎天者天之气,本乎地者地之气,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是怎么回事?
​六气,风寒湿本属于地,是地之气,暑燥火本属于天,是天之气。天气和地气相通化合,六节之气分,而后有万物的化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2 22: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4.12-1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讲述了黄帝圣人关于如何学医的一些观点,包括学医以诵、解、别、明、彰为基本方法,指出完整缺缺地把握医学之道,必须通晓天文、地理、人事,并且论述了三阳在人体的作用和三阳独至的发病情况。请你说说,什么是诵、解、别、明、彰?
动身读书为“诵”,粗解其义为“解”,能分辨其是非为“别”,能深入理解其精微为”明“,能阐发其义理并应用为”彰“。
4.12-2 示从容论第七十六以脉象症状为例讨论了诊断病情的分析方法,具体说明了肾虚、肝虚、脾虚之脉的诊法,分析了肾病的脉症,对失血病在脾、肺做了比较。请你说说诊病时怎么样才能做到,引物类比、从容分析?
心中有天地、有人,因为明白天与地的规律,将病人的情况纳入天地运转来考察,能够查得大方向,遇到什么情况也不会慌乱;对病人具体情况了解清楚,脉象、气色如何,病人感觉如何,自己是如何陈述的,与典型比较分析,获得准确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2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4.13-1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讲述了诊治上的五种错误,指出临床诊治必须结合饮食、人事、臧色、色脉做综合分析。请你说说,本篇所讲的五种诊治错误是什么?
一过:不问病人生活富贵贫贱;
二过:不问病人的饮食和居住环境;
三过:不知病之奇恒,不论比类辨别;
四过:不问社会地位的贵贱;
五过:不了解疾病发展过程。
4.13-2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讲述了临证易犯的四种错误,请你说说这四种错误是什么?
一失:诊病不知阴阳逆从;
二失:受师不卒,妄用医术;
三失:治病不能因时因地制宜,以至于自乱而不自明;
四失:诊病不问其始,妄言作名,为粗所穷。
对比一下两章的五过四失。
五过,没有将病人个体放在社会系统和病程背景上来观察,没有仁;
四失,没有将病人的具体情况摸清楚,没有将当下的天地阴阳看清楚,没有得,没有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4 23: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4.14-1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以阴阳比类的方式讨论了三阴三阳的含义、病脉、病症和死期,还论述了疾病的预后跟四时阴阳的关系,请你整理一下本篇论述的三阴三阳的含义。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
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
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4.14-2 方盛衰论第八十讲述了盛衰的结论都从比较中来的道理。请你说说篇中所说的“是为妄行”和“诊道乃具”,分别是怎么做到的?
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和,是为妄行。
知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

GMT+8, 2025-7-11 09:52 , Processed in 1.105910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